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正文

民营资本办医院正式开闸 痼疾仍存内资踊跃外资谨慎

http://news.qm120.com2010-12-13 11:16:02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一放就乱”魔咒

  “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曾被认为是国企改制中难突破的魔咒。对医疗体制改革,这个魔咒可能同样奏效。

  “近期的‘超女’整容致死事件,又一次暴露了民营医院的问题;在民营医疗机构已经造成的印象,和如何充分利用民营资本之间,主管部门必须寻找平衡。”中外合资医院“国际SOS中国”政府事务总监和静彬对本刊记者说。

  “在缺乏慈善文化的前提下,不能指望依靠民营资本来满足‘井喷’的医疗需求。”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院长杨湛曾提出上述观点。他认为,“美国或者其他真正民主、法治的国家,投资者一旦对非营利性机构进行投入,资产将和投资者毫无关系,将变成社会资产进行管理。而现在许多民营医院则是‘挂羊头卖狗肉’,挂着非营利性的牌子,却从各方面攫取利润。”

  尽管遭到了多位医院院长和专家的反对,但这一观点并非毫无根据。

  本次《意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而在以往多年的实践中,因非营利性医院在税收、医保、土地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诸多投资者倾向于注册为非营利性机构,但同时对非营利性机构“无法分红”感到不满。

  在本刊记者采访中,多位投资机构分析师表示,“因当前的意见并未对投入非营利医院后的退出机制作出规定,很多投资者可能因此选择观望。”

  而在顾昕看来,“非营利性机构本来就不应有退出机制。”他指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都是典型的非营利性机构,但是这些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你听说过他们退出吗?”

  “关键是要明晰游戏规则,并且严格监管,让大家对于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作出选择。”顾昕说。

  在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一批非公办医疗机构兴起,充当“鲶鱼”,打破了当时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写了台湾医疗的历史。但当时台湾的环境与当前大陆的环境有诸多不同。除了前述医院人事管理制度的差别,台湾当时已经成熟的“财团法人”制度也为非公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大陆的现实是,当前对于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仍有待完善。

  一位投资分析人士指出,最快进场的投资者的目标可能会以与医疗相关的企业为主,比如一些医疗器械企业、制药企业。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