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药物滥用严峻 感冒药制毒少年喝止咳水成瘾
http://news.qm120.com2012-08-10 11:41:43 来源:全民健康网
调查表明,特殊药物的流失往往不是从正规药店,而是从各种非法渠道。
“这些药物由生产厂家到一级批发市场,再到二级批发市场的流通状况都比较清晰。然而,许多药物在经由二级批发市场进入三四级市场时就难以了。”某市药品监督执法监察大队队长说,非法销售此类药物的有小超市、水果店、网吧,甚至各种游击式的销售。不法分子给学生的售价往往是正常价格的两到三倍。疯狂的逐利者受到金钱的驱使,往往罔顾法律规范、罔顾道德伦常,
作为易制毒化学品,类物质及其单方制剂在我国受到严格管控。由于类物质及其单方制剂难以直接获得,不法分子转而盯上了更易获取的类复方制剂,经过加工提炼,将其作为制毒原料。
在今年4月山东破获的一起特大制毒案件中,警方发现,该团伙现有技术每10盒新康泰克能提炼一克多,每盒新康泰克不超过15元,每克成本在100元左右,但转手就能以每袋0.8克的包装卖800元。
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类复方制剂,“尽管国家规定一次最多只能买五盒,但犯罪分子往往雇佣多人反复购买,也有的钻空子和 漏 洞 , 直接从药品企业大量购买。”
孙工军说,当前,类复方制剂的流失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直接流入制毒渠道。我国近年来查获的制造犯罪中的制毒原料一半以上是类复方制剂,部分地区已形成“非法买卖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类物质→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二是流入制毒物品交易市场。随着司法机关对制造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大,部分犯罪分子不再直接实施制造犯罪,转而利用类复方制剂加工、提炼出类物质后进行、贩卖。
类复方制剂大量流入非法渠道,不仅加剧了制造和制毒物品犯罪的蔓延趋势,甚至在个别地方导致药品脱销,扰乱了正常的药品供应秩序。
两难:严格管控与药物可及须平衡
既然药品一旦被滥用,后果如此触目惊心,是否可以升级管控,将所有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特殊药品等严格限制使用?
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委员于欣认为,必须寻找一个平衡,既确保用于医疗和科研用途的药物充分供应,又确保防止药物从合法来源转入非法渠道。“制定药品管理**必须在保障药品可及性和防止流失滥用之间寻求平衡,这是全球药品监管部门面临的共同问题。”于欣说。
据了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主要用于镇痛、镇静催眠和抗焦虑等治疗,是临床不可或缺的常用药品。目前我国麻精药品使用尚处于较低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也有一定差距,公众的合法用药需求还远远未得到满足。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稽查专员孔繁圃举例说,含类复方制剂为临床治疗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品,品种多,使用广泛,如对此类品种采取过严的管理措施,将直接影响公众的用药需求。
此外,严格的管控**,可能使相关企业和行业“躺着中”。据了解,美国于2006年通过“反滥用法案”,开始对含类的药品进行严格销售限制。美国目前有41个州有限售措施,要求销售方式为“behindthecounter”,作为准处方药对待。购买人需要通过执业药师的许可,并记录个人信息。这一法案通过后,在多个州出现该类药物滞销的情况。
“不能一刀切”。孔繁圃表示,监管部门将采取多种手段,保证特殊药 品 管 得 住 、 用 得 上 。 他 介 绍 ,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含复方口服溶液等部分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纳入电子监管,以更好地掌握这类药品的销售流向。随着药品电子监管网功能的不断完善,实施电子监管对防止此类药品从药用渠道流失的效果将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2011年使用/滥用医疗用麻醉药品较2010年同比下降0 .3%,医疗用精神药品同比下降3.7%,其他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同比下降0.9%。其中,使用/滥用含磷酸 可 待 因 复 方 口 服 溶 液 的 比 例 为0.3%,同比下降0.5%。
孔繁圃说,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将对部分单位剂量类含量较高的含复方制剂实施处方药管理,进一步加强含类复方制剂的管理。
“药物滥用的防治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何日辉认为,政府、社会、学校等应共同加强预防教育、治疗和行为干预、药品监管以及对非法制贩行为的打击等,通过关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