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杀死医生 职业安全旧事重提
http://news.qm120.com2009-04-04 12:02:56 来源:全民健康网
“精神病患者有的经常出现幻觉,有的极易被激怒,有的情绪变幻莫测,还有的有强烈的冲动伤人倾向,他们的精神波动难以预料,行为也是突发的、难以控制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高春霓说。
由是,预防重性精神病患者侵害是精神专科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必修科”。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精神科医师黄悦勤表示,每个精神专科医生上岗之前,都应有“挨打”的心理准备,也应有防范“袭击”的技能。
据介绍,精神科医护人员平时应遵守一些规则。譬如,患者初次就诊时,应先由家属介绍病史后,医生再接近患者;病人入院后,要根据诊断在其病历上写明“防冲动”、“防自杀”、“防走失”等注意事项;接触病人时要双手抱在胸前等。
不过,即使严格按照规则行事,医护人员也难以有效保护自己。高春霓说:“诊断时很难避免与患者近距离接触,一般也只能根据病史和经验判断病人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但他们的情绪波动非常快,行为经常毫无征兆,仍然防不胜防。”黄悦勤也透露,她自己曾有过被病人按在地上卡住脖子的经历。
实际上,对于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目前医院一般采取将其带到病房进行强制隔离治疗的措施。然而,对于每天要接诊百余人的医院门诊来说,防范则极为困难。毕竟,患者病情有轻有重,第一次接触很难掌握患者的发病规律;还有部分人只是进行心理咨询,如果医生表现得过于警惕,很容易给患者造成额外心理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防护主要是从思想上重视。”一位医生说,“因为怕病人出意外,医生对病人的防护远远多于对自己的防护,有时甚至为此伤到自己。”
精神卫生需启动社会干预
类似“3·10”惨剧的事件已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考虑如护自己的权益。
3月中旬,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了《精神科安全管理与病人暴力处理技能培训班》。有专家提出,由于正处于发病期的病人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一旦意外情况出现,医院只能按工伤待遇进行一定补偿。有专家指出,相关部门应对精神科医生办理专门保险,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不过这也只是事后解决,事前防范才是最根本的。因此,医院应改善目前医院内的防护条件,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给每个有伤人冲动等倾向的患者一间独立的病房,并安装监视器等设备;还有增加男护士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