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兰溪纺织厂致环境恶化 村民患癌现象增多
http://news.qm120.com2009-07-13 14:01:5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变黑变臭的水
7月7日,最高气温是38摄氏度。从村中池塘边望去,两层的村委会行政楼分外显眼。围墙圈出一个巨大的院子,右侧是两个篮球场。入夜,这里是村民聚会跳舞的地方。
后陆村是兰溪市有名的工业纺织村,隶属于原厚仁镇。镇级行政区取消后,13个村统一划归兰江街道管辖。从行政楼往北延伸出去的那条路,是后陆村连接外界的主要干道。路边分布着村里规模较大的一些纺织厂。村民居住区集中在行政楼东南侧,那里是水源的下游。
行政楼东侧有一条一米宽的小沟渠,被当地村民称作“小溪”。据村民介绍,“小溪”是流经村内的最主要水源,也是串联村内外众多池塘的唯一活水。这条刻着众多村民美好记忆的小溪流,现在成了一条黑水沟。行政楼里窗户紧闭,仍然能闻到沟里散发出的恶臭。
“这里纺织厂、浆纱厂太多了,河水、溪水、池塘、井水都坏了。”一位40岁左右的村民告诉记者。由于农田就在小溪旁边,他是看着这条昔日饮用和嬉戏的“母亲河”,一步步变成“死水”的。
从行政楼地段顺着小溪往上游溯源,能看到上游几十家纺织厂的排水口。这些工厂通宵作业,昼夜排污。溪渠污水流淌,经一千多米蜿蜒汇入畈口村的赤溪。沿途池塘里覆盖着厚厚的浮萍,树叶、枝干散落其中,蚊虫猖獗,臭不可闻。池塘周边没有一只活物,死一般寂静。
后陆村村委会委员、调解主任陆鸿祯告诉记者:“2000年左右,村里的企业开始快速发展,眼睁睁看着溪渠的水变黑变臭,看着里面的鱼虾死掉。”由于后陆村去年初才装上自来水,此前,村口池塘和自家汲取的井水是日常生活的唯一水源。而这些地表和地下水均与小溪相连。
“也就是5年前开始,井水的味道越来越难闻,越来越难喝。”一位村民说。他从刚刚烧开的井水里用奶瓶盛了满满一瓶。五分钟后,瓶底便出现厚厚一层白色沉淀物。
虽然装上了自来水,几乎每家每户后陆村民仍然习惯于用井水洗碗和洗菜。写着“打井”字样的信息遍布村里的大小围墙。记者拨通了几个号码,对方称都是给家庭用水打井的。井深一般在5到10米不等,一天时间就可以好,收费一到两千元不等。
在邻近的东上徐村,情况显然更加糟糕。该村至今也没有通上自来水。
记者从兰江街道人大工委主任许敬学那里了解到,兰江街道目前已有52个村开通或正在安装自来水管道。按照规划,今年还有4个村会相继开通,剩余的11个村将争取在2010年全部开通。
东上徐村党支部书记徐绍龙却没有这么乐观,他有自己的苦衷。由于该村没有后陆村那样的经济实力,虽然自来水总管去年就接到了村口,但村委会筹不到剩余的钱,村里仍然没有喝上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