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信息技术:我国还处于劣势
http://news.qm120.com2009-11-17 10:34:54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本报记者 李天舒
新技术前景光明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生物医学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催生出一个崭新的前沿学科——生物医学信息学。
日前,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分会举办的数字信息技术与生物医学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志新指出,目前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技术研发、评估、生产和临床。
王志新指出,在新药研发领域,基于疾病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的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分析平台和数据库系统,开发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相关的数据整合、数据分析软件和相应工程技术解决方案,从海量的生物学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知识,在生物医药新产品研究开发领域推广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专家举例指出,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可以进行低耗而高效的潜力药物筛选;在药物性能评价方面,使用分子影像信息技术可以直接在体内显示药物治疗靶点的分子改变。
此外,在医学和医疗设备研发领域,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专家指出,目前各种数字医疗器械和医学信息系统广泛使用,加快了医院医疗过程数字化进程,提高了医疗品质和效率,如临床用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权威的临床药学知识库为医生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等多方面合理用药监测、咨询服务,减少或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事故。在医疗设备制造领域,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生理监测设备、数字化生化检测设备、数字X线摄影系统、分子成像设备等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中外差距逐渐拉大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等专家指出,在生物医学信息技术领域,我国与国外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专家指出,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初始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大。但现在我国与西方先进国家在生物医学信息技术领域的差距逐渐拉大,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均处于劣势。我国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医院的数字化医疗设备与系统的国产化率极低就是比较好的佐证。这一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重点研究蛋白质与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药物虚拟设计技术,药物代谢工程模拟技术,计算机辅助组合化合物库设计、合成和筛选等技术;重点研究开发医疗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发展所需的高可信网络软件平台及大型应用支撑软件、中间件、嵌入式软件、网格计算平台与基础设施,软件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大力发展数字化医疗技术、远程诊疗和技术服务系统。
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颁布,信息化成为“四梁八柱”中的一大支柱。新医改方案中的5项改革目标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新医改政策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加快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这些政策必将成为生物医学信心技术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