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艾进入攻坚阶段
http://news.qm120.com2009-11-30 10:27:37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本报记者 郑灵巧
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前,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显示,我国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减缓,新发感染人数减少,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特定人群和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艾滋病高流行态势。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阳日前警示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模式已同于非洲和欧美,疫情防控更加艰难。
2009年新发感染74.7%为性传播
最新评估报告表明,截至2009年年底,我国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估计为74万人。其中,异性传播占44.3%,**间同性性传播占14.7%,静脉吸毒传播占32.2%,既往采供血、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传播占7.8%,母婴传播占1.0%。在2009年当年新发的4.8万感染者中,异性传播占42.2%,**性传播占32.5%。
郝阳分析说,与往年疫情相比,2007年全国感染者估计数比2005年增加了5万人,2009年比2007年增加了4万人,疫情上升幅度减缓;年新发感染人数2007年比2005年减少2万人,2009年比2007年又减少2000人。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性传播感染持续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中最主要途径。在目前全国估计现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中,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已接近六成。其中,**性传播上升尤其明显,其新发感染在所有新发感染中的构成比例,从2007年的12.2%猛增至32.5%,成为2009年新发感染的重要途径。
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呈多样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判定艾滋病流行程度标尺,一般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达到1%为高流行地区。以此衡量,目前我国总体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状态,但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高流行,报告人群感染率超过1%的县已有多个。(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郝阳介绍,近年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广东、河南6个省区报告的感染者占全国总报告例数的约80%。其中有的州、市,近年报告感染者例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部分县、区感染报告例数增速较快。同时,艾滋病流行模式更加多样化,受影响人群更加广泛。
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2008年,15岁以下艾滋病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多,在报告总数中所占比例也有所增加,多为母婴传播和输血/血液制品传播。2000年~2009年,50岁以上年龄组感染报告数增加明显,其中65岁以上年龄组人群当年报告数占总报告数构成比从0.34%增加到3.4%,以男性居多。
最近3年,在学生中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岁~24岁年龄组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比例,从20.3%上升至39.8%。在学生病例中,同性传播所占比例从8%上升为36.9%,排第一位;异性传播比例从4%上升到10.9%。
流行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全国艾滋病综合监测显示,目前导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25%的注射共用注射器;41%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68%的**者近6个月与多个同性发生,安全套使用率只有42%。
郝阳指出,如果对一个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率不足60%,将很难扭转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快速上升的局面。当前我国急需进一步扩展对高危人群的干预覆盖。此外,目前已登记在册的感染者和病人为少数,大多数感染者和病人还没有被发现,其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感染状况,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
下一步疫情防控难点多
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尊友研究员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2008年和2009年我国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有约40%是医疗机构在接诊时发现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病人自认为不是高危人群,想不到自己会感染。随着艾滋病更广泛的流行,家庭内的感染以及偶然的婚外感染将会继续增多。高危人群没有主动咨询检测意识,将是今后疫情防控的难点之一。
吴尊友说,上世纪90年代,大量农民因供血感染了艾滋病病毒。2004年和2005年,政府专门组织对既往采供血者进行大规模筛查,艾滋病病毒检测阳性者全部纳入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保护。然而,仍有人躲避检测。2006年~2009年,我国每年都从晚期病人中新发现3000多名早年供血感染者。今后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将会继续加大,感染者将更羞于咨询检测。这将是今后疫情防控的难点之二。
难点之三是,对**人群实施预防干预,较其他高危人群难度更大。该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已不低,但安全套使用率依然不高。而且,由于受到人们对艾滋病和性取向双重歧视,他们更害怕暴露,而不愿意主动咨询检测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