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疾病要闻 >> 正文

基孔肯雅热“北上”来我国 防蚊灭蚊要及时

http://news.qm120.com2010-10-11 10:38:5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基孔肯雅热有什么临床表现?

  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为3至12天。它在临床上主要有三大表现: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病人常突然起病,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淋巴结肿大。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热的热程稍短,一般1至7天可退热,缓解1至3天后再次出现较轻微的发热,持续3至5天恢复正常。医学上把这种发热称为“双峰热”。在发病后2至5天,80%患者躯干、四肢的伸展侧、手掌和足底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瘙痒感,数天后可消退;有些患者可有结膜炎的表现,结膜充血和轻度畏光。

  关节疼痛是基孔肯雅热最严重的临床表现,与发热同时出现,呈剧烈疼痛,常常侵犯全身多个关节和脊椎,病情发展迅速,往往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因剧烈疼痛,关节功能丧失,病人只能屈着身体不能活动。关节疼痛往往恢复较慢,恢复期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3年以上。基孔肯雅热的病死率不高,除少数老年患者因身体衰弱而死亡外,感染者几乎没有死亡。尽管绝大多数病人的关节损害最终可恢复,但其疼痛剧烈和恢复缓慢的特点仍明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疗基孔肯雅热的方法或预防用疫苗,预防的方法有三条:

  一是预防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病例和带有病毒的蚊子流入我国。对入境旅客进行医学检查,尤其对于来自基孔肯雅热疫区的人,如果发现有发热、四肢关节及脊椎剧痛的病人要进行隔离检查,阻止其入境。对入境的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实施伊蚊监测,必要时进行灭蚊处理。

  二是消灭蚊子。传播基孔肯雅热的伊蚊有一个习性,就是爱在小的积水中孳生,如室内盆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里,室外的坑洼、树穴、树洞、竹筒和叶腋等积水处,都是它繁衍孳生的优良环境。因此,搞好环境卫生,翻缸倒罐,清除积水,填平洼地等,就连家中空调滴下的水,也要及时清除,不给蚊子提供孳生的场所。另外,由于伊蚊善飞,灭蚊时必须全民动手,群防群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熏蒸和烟熏等消灭成蚊都是有效办法。

  三是防止蚊子叮咬。居室装上纱窗纱门防蚊,晚上睡觉要用蚊帐、蚊香或使用电驱蚊器,外出要穿长衣,在皮肤上涂避蚊药水。发现病人要及时送到医院诊治。病人在患病期间一定要睡在蚊帐里隔离,避免蚊子叮咬病人后又去叮咬家中其他人。

  ■文/蔡晧东

  (北京地坛医院)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