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要打持久战
http://news.qm120.com2011-06-21 11:28:19 来源:全民健康网
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 邢卉春
最近,《寻医问药》热线接连收到四川、北京、山西等地读者的信函、邮件及电话,咨询有关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问题。我们将相关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请专家集中答复如下。——编者
问题一:患了慢性乙肝何时需要抗病毒治疗?
慢性肝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多数情况下整个病程会经历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及再活动期等四个时期。免疫耐受期患者病毒载量虽然很高,但只有很轻的炎症或/和纤维化,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进入免疫清除期后,肝脏炎症明显活动,表现为转氨酶升高,或有黄疸,并伴有乏力、纳差、右上腹不适等症状,可进一步发展为肝功能失代偿或并发肝癌。此时就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病毒的复制是造成疾病进展的最根本原因。
临床研究显示,患者血中病毒载量越高,肝硬化或肝癌的累积发生率就越高。而经过抗病毒治疗抑制病毒复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临床上许多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经有效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可以逆转回代偿状态。
问题二:用保肝药也可降低转氨酶,为什么不能用保肝药代替抗病毒治疗呢?
我们打个比喻,将乙肝病毒看做是一群强盗,将肝细胞比作我们的家园。在这些强盗烧杀抢掠时,如果我们仅仅是努力重新修整房屋,即只用保肝药,而对这些肆意横行的病毒不加干涉,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能保证家园安稳。但如果我们设法制服、控制这些强盗的活动,即抗病毒治疗,不让他们再破坏我们的家园,这样我们只需将已破坏的房屋修缮就能安然无恙。
问题三:乙肝抗病毒治疗能否彻底清除病毒?为何需要长期治疗?
乙肝病毒(HBV)生活周期有自己的特点。有感染性的HBV颗粒感染肝细胞后,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产生更多新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在这个复制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在细胞核中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即cccDNA,是病毒复查的模板。如果我们把HBV比作野草,那么cccDNA就是野草的根。只要这个根不除掉,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毒就会再复制。目前临床上所用的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均不能作用于cccDNA环节,只有通过长期的病毒抑制来逐渐消耗cccDNA。有人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在HBV被有效抑制的情况下,体内cccDNA减少一半的时间约13.5年。因此,抗病毒治疗需长期进行。
虽然慢性乙肝目前尚不能根治,但如果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就可稳定病情,患者就能正常生活。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还可以耗竭cccDNA,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病情,最终实现乙肝的长期稳定或根本治愈。
问题四: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疗后,病情为什么容易复发?
临床上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慢性乙肝患者:经过有效抗病毒治疗后肝功稳定,血中乙肝病毒检测不到,症状消失,虽然医生再三嘱咐不能随意停药,但在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患者自认为“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再治也不过如此”,于是就会试着停药,结果造成疾病复发。也有些患者虽然相信大夫所说“不能随意停药”,但因工作忙或在偏远地方购药不便或因经济原因而停药,使疾病复发。
停药后病情复发并非在停药后立刻表现出来,常在2~3个月才出现病毒反弹,继而肝功异常,感到不适服。这主要是因为在刚刚停药后药物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而病毒复制到致病情复发也需一定的时间。所以患者千万不可因短时间停药“病情未反弹”就认为万事大吉了。乙肝抗病毒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停药,以预防病情恶化。
问题五: 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是否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乙肝抗病毒药也不能例外。但如果选择一个药给我们带来的益处大于药物副作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就是值得用的。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病毒药有两类,干扰素的副作用较大,如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等,有时还会诱发甲亢、糖尿病等。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较小,如潜在的肾毒性、横纹肌炎或肌病、超剂量致鼠腺瘤的发生等。其实,在临床中这些副作用很少发生,且多数情况是可被控制的,前提是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并密切检测及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