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疫情防控需从严治“源”
郑灵巧
http://news.qm120.com2011-08-17 10:43:47 来源:全民健康网
8月上旬辽宁省海城市人间皮肤炭疽疫情发生后,卫生部迅速派出由卫生部疾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办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专家组成的工作组赴当地参与疫情防控。8月15日下午,刚返京的该工作组组长、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张建中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次海城炭疽疫情由当地居民宰杀或接触病牛引发,目前发现的所有炭疽病例都与病牛相关。这场疫情再度发出警报,炭疽患病动物及死后尸体均传染性极大,切不可以屠宰或接触。
病死牲畜极具传染性
8月初,辽宁省海城市牛庄镇南关村发生牛炭疽病,随后陆续出现肤炭疽病例。截至15日20时,辽宁省此次炭疽疫情累计报告病例32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4例,疑似病例28例,无死亡病例。
据新华社报道,辽宁省卫生厅发布信息,该省丹东东港市于15日发现了1例炭疽临床诊断病例、1例疑似病例。这2例病例距离辽宁省此次炭疽疫情最早发源地海城市牛庄镇南关村超过100公里,并且为同源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鼠疫室炭疽组负责人魏建春副研究员称,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主要发生在畜间,以牛、羊、马等草食动物最为多见。人间炭疽病例多由接触病死畜或染菌皮毛等所致,临床上一般有3种:体表感染型(皮肤)炭疽、经口感染型(肠)炭疽和吸入感染型(肺)炭疽。炭疽病程中常并发败血症,最终可因毒素引起机体功能衰竭而死亡,除皮肤炭疽外,肠炭疽和肺炭疽病死率均较高。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炭疽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绵羊、牛、驴、马、骡、山羊、鹿最为易感,骆驼、水牛及野生动物次之,猪发病较少,犬、猫最低,家禽一般不感染。
魏建春指出,炭疽患病动物及死后动物尸体、血液、脏器组织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大量炭疽杆菌。从患病动物口、鼻、流出的血液、炭疽痈破溃液等,可以污染厩舍、饲养管理用具、饲草和饲料。健康动物一经接触,均可能被传染发病。人与之接触,也非常危险。
魏建春告诉记者,炭疽传染源除了患炭疽病的草食动物,被炭疽芽孢杆菌污染的土壤和水草也是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感染的直接来源。此外,在严重污染地区,炭疽芽孢杆菌可随风尘和水流扩散,引起动物和人间散在发病。
魏建春说,世界卫生组织每年报告全球有2万~10万例病例,估计实际发病数字为报告数字的2倍~10倍,世界各大洲均有炭疽发生或流行的报道。我国自然疫源地分布广泛,炭疽病例时有发生,炭疽为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全国每年报告病例数百例,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高发省(区)病例数约占全国总病例数的90%以上。我国已在重点地区设立炭疽监测点,常年开展疫情监测,并对其中的肺炭疽实行甲类传染病管理。
提高防范意识最有效
张建中说,在很多农村地区都有一种习俗,对濒死的病牛放血宰杀后食用,甚至上市出售,以减小损失,而剥食因炭疽死亡的动物或宰杀患病动物,正是多年来人炭疽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
张建中提示,防控炭疽病疫情,通过卫生宣传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最简明有效。要广为宣传炭疽的传播方式和危害性,告诉群众发现疑似疫情立即向当地兽医站或疾控机构报告,并严格做到不宰杀染病动物、不剥食病死动物。张建中强调,炭疽病防控涉及牛羊屠宰、牛羊肉流通和加工多个环节,涉及工商管理、动物监督机构、服务业和医疗卫生等多部门的协调工作,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已经发生疫情的,消除污染要彻底。
据魏建春介绍,未形成芽孢的炭疽杆菌抵抗力不强,与一般细菌相似,在56摄氏度经过2小时即可杀死;在混有含炭疽动物血液的粪便中只能存活2小时~3小时。而炭疽芽孢在干热150摄氏度条件下,60分钟才能死;在干燥土壤中,如果不被阳光直接照射,则可存活数10年。在掩埋炭疽病死畜的地区,炭疽芽孢存活期也可达数10年之久。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炭疽控制措施,死于炭疽动物,其尸体必须焚烧。炭疽尸体停放处的土壤消毒,应去掉20厘米厚的地表土,焚烧或加热至121摄氏度,持续30分钟;如不易做到,可用5%的甲醛溶液500毫升/平方米消毒3次,亦可用氯胺或10%的漂乳浸渍,处理2次。污染芽孢的粪肥、废饲料等均可采用焚烧处理;不宜焚烧的物品可用含2%碱的开水煮30分钟~1小时,再用清水洗净,或用4%甲醛溶液浸泡4小时,或用121摄氏度高压蒸汽消毒30分钟;污染场地(住房、厩舍、周围环境)可用5%福尔马林按500毫升/平方米喷洒消毒3次,或用20%的漂水溶液按200毫升/平方米喷雾作用1小时~2小时;排泄物等按5︰1稀释污物加漂搅匀后作用12小时后弃去。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炭疽控制措施还包括:在炭疽重点疫情地区,要连续数年坚持畜间高密度免疫接种,并开展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