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阻肺患者达4300万
余燕红
http://news.qm120.com2012-11-16 14:22:1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天气渐冷,空气中的烟尘、汽车尾气增多,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
提防慢阻肺急性加重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陈正贤
广州天气渐冷,又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临床症状明显以及急性加重的高发季节。昨日是第11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今年主题“关注慢阻肺,永远不晚”。呼吸内科医生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秋冬季是慢阻肺发作和加重的季节。慢阻肺患者要格外注意自我防护,适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吸入过多污染物,减少呼吸道感染机会;在治疗上,要坚持长期规范用药,从而打好冬季“阻击”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关键战役。
急性加重期肺功能会下降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是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
广东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正贤介绍,从病情发展来看,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由于人体肺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疾病进展隐秘,患者在日常“稳定期”时疾病特征不明显,却在“急性加重期”时症状骤然出现或原有症状急剧恶化。更为可怕的是,每一次慢阻肺急性加重发作后,患者的肺功能大多会进一步下降,即病情的不可逆性恶化,从而加快疾病进程,增加死亡的风险。
“急性加重是慢阻肺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急性加重期间产生的相关费用又占到了慢阻肺患者整体费用的40%-70%。有研究显示,因慢阻肺急性加重而住院的患者中有8%左右在住院期间死亡,而有近一半的患者在自住院起的三年内死亡。”陈正贤说,“而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生之后,患者仍然伴有发生后续急性加重的风险,尤其是在初次发生急性加重之后的两个月内。”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已有2.1亿慢阻肺患者。在中国,40岁以上人群总患病率高达8.2%,共有4300万人患有慢阻肺,预防慢阻肺及其急性加重工作刻不容缓。
秋冬季尤需预防急性加重
陈正贤指出,许多患者每年可发生两次或多次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秋冬季尤其高发。秋冬季空气中的烟尘、汽车尾气增多,加上寒冷的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可能诱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进入急性加重期。另外,即使是健康人,如果空气中的污染物长期刺激呼吸道,也可能会诱发气管或肺部组织发生病变,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其中,对于长期吸烟、年龄超过40岁、有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史、日常工作或生活环境存在空气污染或有慢阻肺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秋冬季也是提防慢阻肺发生及急性加重的关键期。
他介绍,当慢阻肺患者出现了呼吸困难、活动能力下降等疾病晚期症状时,往往便是患者即将进入相对频繁发生急性加重阶段的预警信号。很多大型研究都表明,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越差,病情越重,发生急性加重的可能性也明显增加。“因此,在病情恶化、出现频繁急性加重前及时展开治疗,是降低疾病危险的关键”。
患者出行宜在上午十点后
陈正贤建议,对处于稳定期的慢阻肺患者,需要坚持长期使用包括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噻托溴铵等在内的基础维持治疗药物来预防急性加重,“但很多慢阻肺的病人不能持续用药,所以天气转冷特别容易诱发感染,以致急性发作。”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慢阻肺病人,当药物已不能很好地控制咳嗽、气喘时,可考虑采用微创治疗———支气管内活瓣肺减容术,“该手术有非常严格适应证,只有肺部病灶为非均质性改变且无旁路通气存在的重度慢阻肺病人适合接受此项治疗。”陈正贤说,“目前临床大约有20%左右的人有可能手术成功。”
他最后提醒,由于慢阻肺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应注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避免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时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此外,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可在门诊治疗期间早期肺功能康复,改善运动能力和健康状态。日常生活中,戒烟是最基本的预防策略,同时应提前注射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链球菌疫苗。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在注意防寒保暖的基础上,也需要进行适当的锻炼,慢阻肺患者要适量减少在冬季的外出活动,出行尽量安排在上午10点以后,避开清晨的高污染空气。即使宅在家,在允许的范围内还是要动起来,患者可以视自身情况而定,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