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北京医生外出“走穴”有望“名正言顺”

http://news.qm120.com2009-03-31 09:07:51 来源:全民健康网

  在目前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匀的现状下,一方面,医生尤其是知名医生只能在注册医院行医;另一方面,其他医院里对他们又有着相当大的医疗需求,这形成了一对矛盾。由于政策原因,医生只能通过“会诊”这一变通方式去其他医院执业行医,但相对于医疗需求量来说,只能解决非常有限的问题。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宣布,拟制定政策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多点执业行医,这将让更多的医生利用更多的业余时间去其他有医疗需求的地方执业行医。对于解决医疗资源分配的矛盾,将是一个有效的促进。

  本报讯 今后,北京公立医院的医生们在自己单位之外的其他医院执业行医将合法化。昨天,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介绍,本市正在拟订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的制度框架,并鼓励所有有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在社区开办诊所和个体行医。而目前,鉴于制度约束,公立医院的医生们往往只能通过会诊的方式去其他医院执业行医。

  方来英在昨天的讲话中说,目前市卫生局正在制定允许医生多点执业的制度框架,开展医师多地点执业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有关制度,促进医疗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在社区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这意味着,今后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不仅能到本市其他医院、外地医院出诊和手术,而且也可以自己在社区开私人诊所,大大拓宽了医生的行医空间。

  方来英充分肯定医生多点执业的现实意义,他说,这一措施意义在于延长了医生的职业生涯,60岁以上的医生和在职医生8小时工作日以外的生活将会更加充实。“医生可以走出去,这不仅可以给医院创品牌,方便外地患者看到北京的名专家,而且还能增加医生收入,给医疗团队带来活力。”

  “医生多点执业是以往政策不允许的,医生只能在其注册医院行医,不能到别的地方行医,这其实是限制了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谈到多点执业合法化的好处,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谢苗荣告诉记者,“医生去外院、外地行医,不仅可以将北京先进的医疗技术带过去,而且也给那里的患者带来很多就医便利,省掉不少交通、食宿费用。”

  现状

  “走穴”已成业界

  由于我国出台的有关医师执业管理文件规定,医生只能在注册地点行医,也就是在哪家医院注册就在哪家医院出诊、手术。因此医生“走穴”去其他医院多点执业行医一直没有“名正言顺”。而另一方面医疗市场却有着很大需求,外地的危重患者躺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根本无法到北京就诊,患者家属甚至不惜重金包飞机票、包食宿费请北京的名专家前去诊治。

  为了避免政策问题,现在不少北京医生是以会诊的名义公开到外地做手术。但实际上,除了通过会诊这一变通方式进行多点执业行医外,医生特别是专家利用业余时间私下接受邀请去其他医院执业,一直是行业。

  一位心外科手术专家告诉记者,多年来,他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到周末,什么王院长、李院长、张教授、赵专家经常会在首都机场碰面,大家心照不宣,肯定都是飞往各地做周末手术的。因此专家们私底下也会相互开个玩笑:“平时工作忙,难免看不见,但周末在机场都能见到。”

  张主任是一家“三甲”医院心内科教授,是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头把刀”,他能熟练掌握仪器接触作用于患者心房的火候、时间和分寸,这是多年的经验和自己钻研出来的结果,是别人难以超越的。因此当北京有些医院的心脏科想开展这一手术,但对该项技术拿捏不准,又不想让患者流失到其他医院时,张主任就成了他们的好帮手,也成了他们的另一面招牌。张主任可以利用晚上的时间或者不忙的时候,到其他医院手术室做手术。最累的时候是在周末,飞机票已经吩咐助手提前订好了,一到双休日就“飞”离北京,有时是到山东、辽宁,有时是到广东、福建,赶场做手术,非常辛苦。经常是下了飞机连口水也顾不上喝,就马上投入手术工作当中去了。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