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120关键时刻靠不住 超重**被肺炎夺命

http://news.qm120.com2009-08-27 10:04:51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120


  但宋腾家属称从红庙到定福庄大约只有20分钟车程,即便从第二次被派出至到达,第一辆车也走了1个多小时,这该如何解释?呼冬鸣对此未做回应。

  宋栓柱认为,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在此过程中亦指挥失当。

  熟知120调度指挥系统的郑志解释说,在不包括朝阳区的7个主城区,120实行“直接调度”:市120调度指挥中心接警后,依据就近原则直接将指令发到各救护车。10个远郊区县实行“二级调度”: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先将指令发到各区县急救中心,再由他们调度所属救护车。

  因为历史原因,作为城八区惟一的例外,朝阳区亦实行“二级调度”。这意味着朝阳区各急救站救护车的直接调度者是朝阳区急救中心,而不是市急救中心。

  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罗主任向宋腾家属表示,市急救中心与朝阳区急救中心分别为独立的法人单位,他们对后者仅有调度和分配任务的权力,没有行政、人事和财政权,无法对后者完成急救任务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另据市急救中心一位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所有救护车均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该系统每隔30秒向市120调度指挥中心自动发送一次信号,据此可判断每辆车的位置和动向。按要求,救护车得到指令后须在两分钟内出发。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第一辆车并未在要求的时间内出发,迟滞时间不短。

  该知情人士表示,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在给朝阳区急救中心传达信息时,明确交代过患者的体重,后者接警后如何调度、救护车为何延迟出发不得而知。

  12:00 患者昏迷

  宋栓柱回忆说,第一辆车的医生上楼看了一眼宋腾后十分肯定地告诉他,车上携带的铲式担架承受不了宋腾的体重,没有办法搬运,这让他很恼火:“再三跟他们强调担架要结实,等这么久,怎么还这样?”

  关于铲式担架的承重能力,朝阳区急救中心与市急救中心同样有着不同说法。

  据报道,朝阳区急救中心副主任呼冬鸣向宋腾家属表示,铲式担架承重能力为150公斤,此前发生过运送100多公斤的患者导致担架卡扣脱钩的事件,强行运送可能带来更大危险。

  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罗主任则表示,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国产铲式担架可承重160公斤,进口铲式担架可承重170公斤,运送宋腾没问题。

  而在郑志看来,即便铲式担架确实承载不了宋腾的体重,以此为借口不搬运患者也是不对的。根据他的经验,急救人员常常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随机应变,比如被褥等等,都可用作搬运工具。

  等待过程中,宋腾烧得越来越厉害,“我问医生能不能先给宋腾打一针退烧针,她说不行,现在打退烧针会影响他到医院的化验结果”。这样的答复让宋栓柱不解。

  宋栓柱表示,从抵达到最后将宋腾送进医院的两个多小时里,第一辆车的医生除了拿两个冰袋给宋腾降温,再没采取其他抢救措施。

  郑志认为,这是急救人员的又一失当,除了转运患者,急救人员更重要的职责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有效救治,“你不仅仅是搬运工!”

  宋栓柱的朋友王先生中午时分再次上楼时发现,已经高烧12小时的宋腾愈加虚弱,“不说话了,看样子有点昏迷”。

  那天中午很热,宋栓柱真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不停地给市急救中心、朝阳区急救中心和红庙急救站打电话,对方一直说正在调配车辆和担架,“打得我手机都没电了”。

  他还得时刻关注孩子情况,“他妈急得跟我直嚷嚷,说孩子都烧到四十多度了,担架在哪儿呢!”

  13:41 送达医院

  第二辆救护车是12点过后到的,宋栓柱说这辆车既没带来更结实的担架,医生也没有上楼,“不知道来干吗的”。

  下午1点,第三辆救护车赶到,司机带来了一副脊柱板,这是一种承重250公斤的板式担架,众人才合力耗时20多分钟将宋腾抬到楼下。

  宋栓柱说,这时儿子昏迷程度更甚,大声呼喊也只能做简单应答,体温则升至四十多度。

  下午1点41分,第一辆救护车将宋腾运抵民航总医院。此时离宋栓柱第一次发出求救信号已经过去4小时。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