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一次性筷子市场乱象让消费者受伤
http://news.qm120.com2010-08-26 13:26:15 来源:全民健康网
食客无奈:就餐时被动接受“问题筷子”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目前仍然有许多食客误认为一次性筷子比传统筷子更干净、卫生,因为这些筷子都是一次性的,而且看起来也比较白亮。据广东省中山市某机构最近一次调查发现,有近50%的受访者选择在餐馆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或“餐馆提供什么就用什么”,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不用一次性筷子”,另外有三成多受访者表示“不管什么餐具,都要自己清洗一遍”。
同样是在这次调查中,有5%的消费者认为餐馆里提供的一次性筷子比较卫生;有40%的消费者认为不卫生。还有消费者表示,外出吃饭总不能自己带上碗、筷等餐具,除非是经常在单位吃饭的公司员工可以准备专用的碗、筷子或勺子。
据广东省中医院医生萧应耀透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的二氧化硫超标,其在生产过程中还会残留较多的铅、汞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很难自然排解掉,长时间累积会使人铅中毒或者汞中毒。最常见的危害还有或双氧水漂白残留,也就是可以闻到一次性筷子上的刺鼻味道,经常用这种筷子就餐的消费者容易患上胆结石,而且这种筷子里还含有致癌成分。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社区服务部主任赵春晓认为,如果餐馆里提供的筷子等餐具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消毒,这种经过消毒的餐具消费者大可放心使用。至于餐馆里提供的一次性筷子等餐具,建议消费者在使用前比较好用开水烫一下,这样用起来更为安全、放心。另外,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时要注意观察其外包装上有无QS标志、保质期等,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那些有外包装的一次性筷子很容易受到二次污染,建议消费者拿掉筷套后清洗一遍再使用。
监管部门:整治“问题筷子” 各部门联手出击
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严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迅速组织对餐饮服务单位采购和使用一次性筷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开展监督性抽验。如发现餐饮服务单位采购的一次性筷子存在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应监督餐饮服务单位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发现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依法严肃处理。
商务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委于6月17日发布了《关于在餐饮与饭店业开展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对一次性筷子生产、流通、回收环节的监管,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严防不合格一次性筷子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和商务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后,一次性筷子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周云认为,为了破解一次性筷子的难题,在短短半年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商务部相继下发通知,这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一次性筷子问题的关注。现在监管部门应思考该如何监管好、疏导好、引导好一次性筷子生产、加工、使用、回收各环节,共同破解一次性筷子难题。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林业局、商务部、质检总局、标准委就联合发布一次性筷子“国家标准”,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对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贮存、运输进行约束。不过也有学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一次性筷子生产标准后,还要进一步对一次性筷子的销售和回收标准进行规范,对执行不力的商家进行重罚,以达到“敲山震虎”、肃清全行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