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关注 >> 正文

“蜱”不一定有多么可怕 可怕的是不公开信息

http://news.qm120.com2010-09-09 14:14:45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民生关注 公开

  遮遮掩掩,反而适得其反

  现代快报:就“蜱虫夺命事件”而言,当地去年已现死亡病例,卫生部门称无法提供疑似病例的数目及疫情状况。有人质疑这也是瞒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胡晓翔:关于这件事没有报就违反哪条细则,我估计没有,因为它是新发生的情况,没有进入细则范围之内,具有自由裁量权。

  现代快报:然而,正是因为这方面的信息没有及时公开,所以引起了一片恐慌。这也正是舆论质疑的焦点。这种情况下,“自由裁量权”似乎被当地滥用了。

  胡晓翔:世界上的事情是纷繁复杂的,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出现。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智”只是少数人所掌握,我觉得谣言应该是止于透明,恐慌也是能够因为透明而消散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现代快报:不光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很多事件来说,信息不公开总是不恰当的,总是不受欢迎的,这已经成为公认的观点。

  胡晓翔:总的原则是这样的,除非有特殊考虑的因素,比如说军事情报方面的考虑。通常来讲,有了问题还是早一点说,细一点说,还能说得透一点,这是比较好的。

  现代快报:不错,正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在当地,“蜱”成了人人谈之色变的东西。

  胡晓翔:其实这个东西也不一定多么可怕,但是你没有及时报出来,遮遮掩掩,反而适得其反。

  现代快报:怕就怕一些地方官员总是以种种理由拒绝公开相关信息,比如说,商城县的一位乡政府领导称不公开蜱虫疫情是出于的需要,而媒体更报道过,安徽蒙城暴发霍乱,政府瞒报疫情长达12天。当地疾控中心解释称,如果每起传染病发现一起就公布一起,容易让老百姓“产生麻木”。

  胡晓翔:从卫生学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尽量采取“透明式”,应该尽早详细地、科学地、同步地公布有关事件的进展。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