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硫磺”熏黑的不是姜而是“商业伦理”
http://news.qm120.com2010-09-30 11:07:54 来源:全民健康网
日前,陕西西安质检部门发现,部分生姜颜色鲜亮,据悉这些生姜系用熏制而成。一位业内人士估计,姜估计要占到西安市场的60%左右,而这种熏制食品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刺激,长期使用会导致眼结膜炎、皮肤湿疹等,严重的还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中广网9月29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挑选食品的消费者当然也有同样的心态。既然人们更相信“眼见为实”,买主也更在意食品的“外貌”,既然食品蔬菜的容貌,当真可以兑现,“美容”不再只是人的专利,同样也成食品蔬菜的福利,也就并不意外。
事实上,此番曝光的“姜”,并不是第一次在食品加工行业大显身手。从熏亮的干辣椒,漂白的一次性筷子,熏出的鲜亮枸杞,甚至被白的粉条,早已是食品“美容”行业里无所不能、无所不在大腕明星。“姜”不过是人家又一次开疆拓土、小试身手罢了。
的确,消费者的“好色”或许一定程度上是“姜”出炉的经济动力。但是,假如就此认为“姜”上市缘于消费者的“以貌取姜”,显然是打错了板子。毕竟,作为食品蔬菜市场的买方,消费者所能获取的信息毕竟相当有限,因此而出现误判,当然也就在所难免。不仅如此,假如非要让每个消费者都具备火眼金睛,能够一眼参透靓丽姜的前世今生,也不切实际。
某种程度上,“姜”的制造者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增加这样一道繁冗的工序,“姜”之所以能够公然上市,甚至占据到市场份额的60%,其背后的经济利益,显然才是最大的推手。不难设想,熏姜者显然不会不知道对于健康的严重危害,相关的销售链条也绝不可能对这一毫不知情。从这个意义上说,“姜”的大行其道,其实不只是个人道德甚或奸商二字便能概括的,而更多暴露出整体商业的失范。
当然,好的商业,其实并不会自发形成,而同样需要有促其生长的土壤。这就离不开必要的外部监督与严格的司法监管。不难设想,假如市场监管能够疏而不漏,“硫黄姜”难以蒙混过关,逃出法眼,相关链条上的从业者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风险,代价也要远高于收益的话,“姜”本不该如此大张旗鼓,攻城略地,“”这位食品美容界的大腕明星也早该铩羽退场。 武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