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集中供暖争议 传统方式,高耗能不环保
http://news.qm120.com2010-10-28 09:38:29 来源:全民健康网
集中供暖的来龙去脉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专家介绍,按照有关规定,采暖地区一般是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超过90天的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地区。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北方职工过冬取暖靠烧煤,当时有“烤火费”补贴。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逐渐采取集中供暖措施,职工采暖费依靠福利 “暗补”。福利供热体制一直延续到2003年。当年,《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停止单位统包的职工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企业缴费采暖,实行用热商品化。随着居民住宅的大规模建设,集中供暖得到了飞速发展,2010年将突破40亿平方米。
据悉,南北供暖的分界线是秦岭—陇海线。此线以南地区不集中供暖,是因为这些地区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不够90天。
业内人士分析,南方取暖主要特征是间歇式分散采暖,若采取用电采暖,一般情况下,一个采暖季一平方米仅需耗电5千瓦时—10千瓦时,需要支付约2元—5元。若采用集中供热的话,根据南方某城市的试点,仅一个月一平方米需要支付7元多,老百姓的负担会增加。
专家表示,就目前而言,根据生活习惯、百姓支付能力和经济效益考虑,南方还不适宜推行集中供暖。
商家瞄上南方供暖“蛋糕”
霜降刚过,在台风“鲇鱼”和冷空气的双重重压下,浙江杭州的气温猛然跌破了10度。也许在浙江人看来,这还不算冬天,但来自哈尔滨的在杭大学生小夏已经穿上了棉毛裤,“去年轻视了杭州冬天的寒冷,手脚都生了冻疮,今年一定要早早开始做好准备”,小夏略带苦涩地说,“真不知道你们南方人怎么过冬的!”
的确,南方人的冬天没有暖气,最普遍的供暖方式就是空调。不过空调采暖费用高、能耗高、舒适感差等弊病是比较明显的,南方普通家庭往往只在最寒冷的几天开,漫长的冬天,南方人历来就是“挨过来”的。
但到了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南方,该如何低碳环保地取暖?
事实上,很多商家已经瞄准了这块几亿人的大蛋糕——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热、锅炉等取暖设备的厂家正横跨长江向杭州等南方城市挺进,而越来越多的南方人也开始重新审视供暖问题。
在秋涛路家居市场经营地暖的福建商人林旭光说,南方城市原来是地暖的空白点,市场刚起来的时候基本都是北方人在安装。不过这几年,从来没用过地暖的南方人也来打听地暖了,去年开始,生意越来越火爆。今年还没入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暖企业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都跑过来抢市场了,周围的地暖店多了好几家。
除了装修行业看中了南方取暖商机,一些房产商也打起了这块蛋糕的主意。杭州下沙某楼盘就打出了“恒温恒湿”的楼盘广告。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 “地源热泵系统”,把冷水作为媒介,灌到地底深处(地下40米左右)。冷水吸收地底热量之后,再把它抽上来。通过预留的管道,把热量散布到相应的房间内。这样,就能保证室内常年20—26℃,湿度保持30%—70%。
据介绍,这些楼盘比同地区楼盘售价更贵,但一推出就成了购房者的抢购对象。由此可见南方人供暖需求的迫切性以及市场潜藏的巨大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