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多致药价虚高 医护人员劳动价值难体现
http://news.qm120.com2010-12-15 13:29:35 来源:全民健康网
1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的指导意见》。此次包括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采购制度的变革,能否真正触及“以药养医”体制、斩断既有的利益链条、切实减轻百姓的就医负担?
日前,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深入先期试点省份安徽,实地采访了当地8个市的近2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从今天起,本报将陆续刊出系列报道——《虚高药价能否降下来》。
“药价虚高”、“药物招标采购不规范”等问题一直饱受公众和医药界人士诟病。2009年8月,新医改启动的基本药物制度改革正剑指于此,进展虽然明显,但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一盒出厂价不过15.5元的芦笋片,经过药品投标、中标、批发、销售等多个环节后,最终以每盒213元的价格卖给了患者,其中加价竟达1300%——今年5月曝光的“芦笋片事件”便是其中一例。
药品招标制度本应是对平抑药价起到约束监管的作用,但在“芦笋片事件”中,我们看到,它却对推高药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此反噬效果值得深思,到底是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
据了解,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基本药物的概念,即“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必要的、不可缺少的药品”。在我国,1979年开始引入“基本药物”的概念。2009年8月,我国出台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包括化学药品、生物药品、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共计307个品种。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由此建立,它是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基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介绍说,建立这项制度有利于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减轻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