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铺就13亿人健康路 百姓对举措充满期待
金振娅
http://news.qm120.com2011-02-12 15:30:29 来源:全民健康网
“健康守门人”守住百姓健康
“人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最大的‘瓶颈’”。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刘集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黄新海认为,深化医改启动后,政府对镇医院建设支持力度加大,但如果没有人才,照样不能为老百姓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也无法解决“看病难”问题。
“十一五”期间,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58.4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其中县级医院近2000个,乡镇卫生院2.3万个,村卫生室2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82个。与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相比,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件”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满足百姓医疗需求。
专家点评:对医学教育研究颇深的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柯杨指出,当前我国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也是俗称的“健康守门人”,数量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改善服务和提高水平的瓶颈。
2010年,我国首次启动面向中西部地区24个省(区、市)招录50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分三年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一名拟从事全科医疗的5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担当起当地百姓的“健康守门人”——了解每位居民的健康状况,承担起疾病预防指导和疾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在距离2020年的10年中,通过计划培养的30万名全科医生,如果能够逐步充实扎根到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我国特有的“二八现象”——约80%的患者看病首选的不是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却是本应解决20%疑难重症病患问题的大医院,可能会有所改观。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卫生发展目标,为“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把这一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专家点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认为,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制度保障人民健康,从“基本制度”的高度规划医疗卫生事业。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仅关乎医疗服务,而且涵盖我国关于医疗卫生的全部基本制度。从制度框架上看,这一制度比过去更加强调综合性和统筹兼顾,避免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十一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固发展,我国向实现全民‘病有所医’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卫生部部长在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指出。
表示,我国卫生发展中不平衡、不均衡、不可持续问题依然存在,近几年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仍呈上升势头,其中由机制问题导致的不合理增长值得重视。
记者感言:随着新医改进入深水区,一些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性和结构性问题日益凸显,但随着改革的推进,百姓从中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我们期待在“十二五”收官之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能得到基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不再是百姓就诊时面对的难题。那时,也许,看病会相对从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