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微量元素检测乱象调查 社区医院称无监督举措
孟祥超 许路阳
http://news.qm120.com2011-05-31 09:54:55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这些人肩上基本都挎着一个四方的单肩包,每当始发的301路公交车经过,他们就结伴坐在最后一排,几乎不与人说话。在经过各自转车后,到达北京市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的工作与小曹相同。
到了下午3点,他们乘公交车原路返回,单肩包里背着当天在所在医院的血样和尿样。
民居内,摆放着大量血样、尿样以及空白体检报告单。此外,屋内还可见十几份体检登记册和10余个不同形状的。
这些章上的字样包括“此结果只对本次结果负责”、“结果出报专用章”,还有骨硷、血铅和尿碘正常值“专用章”。
小曹所在的公司名叫北京三融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三融兴业”)。
据工商资料显示,三融兴业成立于2009年3月,注册地在海淀区,属于自然人独资。注册员包括投资人在内共有3人。据北京卫生监督所人员称,三融公司拥有经营医疗试剂的资质,属于医疗器械范围。
记者调查发现,三融兴业的合作单位涉及大兴、昌平、丰台、房山、海淀、延庆等多个区县。十余份“儿童体检化验记录”里记录着2000余人次的体检报告数据,涵盖体检幼儿的出生年月、性别、家长手机号、化验结果等各类信息。
而这,还只是那些医院3月份到5月份的统计。
据三融兴业一份资料显示,该公司的体检业务至少可以追溯到2008年,前后与二三十家社区卫生院开展过此项体检业务。
三甲医院称合作系医生个人行为
按照三融兴业内部人员的说法,这些从社区卫生院取回的血样被送到市内一家三甲医院,在其病理科进行微量元素检测,所得数据再传回公司。
但上述三甲医院称,血样确实被送到了该院,不过检测由三融兴业的人进行。被问及原因,该三甲医院宣传科主任王梅(化名)表示,合作是该院病理科主任“自作主张”。
王梅说,该病理科主任设想了一个研究课题,需要大量微量元素检测数据作为支持,苦于没有设备支持时,“恰巧结识”了三融兴业的负责人。后者表示愿意出设备和样本,但前提是,前者需负责检测并提供数据。
“不仅有人提供充足的血样,还不用花钱。一举两得。”王梅说,双方于是一拍即合。
王梅介绍,病理科主任就此事向医院上报立项时,遭到院方拒绝,“院里认为不需要,和学科没有太大关系”。同时,院方认为三融兴业资质“不达标准”,也未批准引进其设备。
不过,王梅说,病理科主任还是将三融兴业的设备搬进了医院。她同时强调,这些都是在院方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对此,该病理科主任只表示,他确实与三融兴业签过合同,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事实上,在该家三甲医院内,就有两个可以检验幼儿微量元素的科室,分别是儿科和检验科。至于收费,尿碘、骨硷、微量元素和血铅四项全做,在该三甲医院儿科共80元,比黄村医院的收费少60元。
三甲医院“委托书”的效应
一名三融兴业的内部人员说,公司在和该三甲医院签订委托书后,又与下面的社区医院签订了合同。
对此,王梅出示了一张委托书,签订时间为今年1月1日,内容为“根据业务需要,现委托‘北京三融兴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我院联系微量元素、血铅、尿碘及相关的检测业务,请予以协助。”
不过,在该委托书上,三甲医院署名处并未加盖该院的公章。
“这份委托书是对方(三融兴业)草拟的。”王梅强调,院方从未与三融兴业签过正式合同。
但黄村医院副院长孙建军透露,其曾亲自验过三融兴业出具的委托书,上面有三甲医院的公章,“(三融兴业提供的委托书)是能对外提供血样化验的资质”。
黄村医院医务科葛科长说,他们和三融兴业签了合同,虽然检测报告上盖了黄村医院的章,但“肯定是三融兴业要对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负责”,而不是黄村医院。
另据三融兴业内部人士透露,在黄村医院开化验单的小曹具有医学背景,但没有行医资质。
对此,葛科长表示,小曹是在该院正式医师的监督下开单,并引导家长带着孩子做疫苗接种,并非行医。
但在5月17日长达6个多小时的疫苗接种时段,记者看到,身穿白大褂的小曹与疫苗接种室内的其他4名女医生并不交流,开收费单前未咨询过任何人,也没有医生上前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