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胸部 CT 检查的普及,肺结节的发现率越来越高。很多人拿到胸部 CT 报告,看到 “肺结节”
三个字,心里就充满了恐惧,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肺癌。那么,肺结节到底是什么?发现肺结节后又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CT)上表现为直径小于或等于 3
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根据结节的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其中,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对较高,而磨玻璃结节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肺结节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接触石棉、氡等有害物质)、肺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此外,一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增加肺结节的发生风险。
发现肺结节后,不要惊慌。首先,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特征等,以及患者的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等因素,综合判断结节的良恶性概率。一般来说,对于直径小于
8 毫米的肺结节,如果没有明显的恶性特征,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随访的时间间隔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 3 - 6 个月或 6 - 12 个月复查一次胸部
CT。
如果肺结节直径大于 8 毫米,或者具有一些恶性特征,如边缘不规则、有毛刺、分叶征等,医生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如 PET-CT
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等,以明确结节的性质。PET-CT
检查可以通过检测结节的代谢活性来判断其良恶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支气管镜检查和经皮肺穿刺活检则可以直接获取结节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是明确肺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
对于良性的肺结节,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如果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肺结节,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结节可能会缩小或消失。对于恶性的肺结节,即肺癌,一旦确诊,应尽快进行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早期肺癌通过手术切除,患者的治愈率较高;而对于晚期肺癌,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肺结节的发生也非常重要。首先,要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其次,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的暴露。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佩戴口罩。此外,对于一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如矿工、石棉工人等,要做好职业防护,减少有害物质的接触。
总之,发现肺结节后,正确的应对方法是关键。我们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好我们的肺部健康。
试管婴儿 广州试管婴儿 杭州皮肤病医院 亲子鉴定 试管机构 上海牛皮癣 皮肤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