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手足口病 >> 正文

陕西手足口病3409例

http://news.qm120.com2009-04-17 09:47:2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手足口病

  从去年3月安徽阜阳手足口病暴发,到2009年河南、山东等地陆续出现疫情,全国多处地方出现死亡病例,陕西情况如何?

  昨日,《陕西日报》透露我省相关数据:今年1月1日到4月10日,全省报告手足口病发病3409例(其中重症8例,死亡2例)。我省相关专家权威指出: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大家要警惕但不必恐慌。

  被耽搁的死亡病例

  4月7日上午,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抢救室,1岁4个月的红红(化名)静静地躺在里面。
 
 
她的父母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宝贝。

  红红在儿童医院被抢救了半个小时,但由于送来太晚,医生已经无力回天。大约38小时前,红红被合阳县县医院120急救车送到西安市儿童医院。此前,发烧、昏迷的红红在合阳县县医院治疗;再往前,至少三四天前,红红已发病,但一直没有确诊为手足口病(县医院误诊还是其他医疗机构误诊,医患双方有分歧)。专家确认,红红的死因是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神经原性肺水肿。

  抢救室门前,失去女儿的王振峰双手抱着头,蹲在休息椅旁边满脸泪水。“像这样神经、呼吸两个系统同时受到严重损害、多脏器衰竭的病例不多见。”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邓慧玲说,“多数重症患者,都是诊治不及时,耽误了治疗。”特别是在农村,小孩得了病,家长、小诊所多是按普通感冒、发烧治疗,等并发症出现时,患儿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其中之一)已遭到破坏,已变成重症患者。

  邓慧玲说,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是防止患儿转为重症患者的关键。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科长邓勇说:“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类似,手足口病只是症状名,它可能由20多种病毒引起。”

  “与往年相比,手足口病患者增加不多”,邓慧玲说。据了解,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被纳入了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此前手足口病被当作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进行管理。“上升”为丙类传染病后,该病法定报告病例经常见诸媒体,给大家形成了“手足口病发病率大幅上升”的印象。

  死亡率远低于麻疹等传染病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手足口病病毒有变异”,邓勇说。“以前大家对手足口病认识不够,该病的死亡病例,大多都归类于并发症。”邓勇说,“例如一患儿患手足口病,死亡于并发症脑炎,过去大家在统计时经常将之归类于脑炎。”实际上手足口病一直都有死亡病例,只是现在才开始正式归类,以致公众形成“手足口病以往不致死,现在致死了,死亡率在升高”等误解。

  “手足口病的死亡率远远低于麻疹等其他传染病。”邓勇说,患者大多数为3岁以下婴幼儿,“3岁以下患者占总数的75%以上,5岁以下占总数95%以上。”只有极少部分免疫能力严重下降的才会患病。

  轻微患者多数可自愈

  我省手足口病患者中,重症患者不到千分之二,死亡病例不到千分之一。轻微患者,医院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患者可服用抗病毒的中西药,可在家留观,一般都会自愈。患者自愈后只会在一定时期内对感染过的病毒有抗体,仍可能因感染其他种类病毒而患手足口病。目前手足口病没有疫苗。

  邓慧玲说,重症病例早期识别非常重要,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关注孩子是否具有以下特征: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高血压或低血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高血糖。

  专家:一些家长过于敏感

  医院病床人满为患大多数不是重症患者

  4月14日下午3时许,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

  1岁8个月的点点(化名)将右手食指放入嘴中,习惯性地吮吸,妈妈方云赶紧拦住。一旁的大夫正在看检查单。几分钟后,大夫告诉方云,点点患了手足口病。

  方云愣了一下,随即号啕大哭,点点紧张地看着妈妈,撅起嘴想哭。哭过之后,手足无措的方云赶紧给点点爸爸打电话,嘴里只是重复着“咋办呀,咋办呀,手足口病”……

  “西安市的一些家长太敏感了,发现孩子发烧,都来医院检查是否患了手足口病。”邓慧玲说:“真正患者增加不多,反而是这类‘家长疑似患者’几十倍增长。”一旦确诊患了手足口病,家长经常出现过激反应,如临大敌,根本不接受回家留观的建议。

  “现在城市的患儿家长,不是重视程度不够,而是重视程度过火,有点敏感了。”邓勇说。

  据了解,按照相关规定,重症患者应住院治疗,轻微患者应回家留观。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定点医院的病床早已人满为患,其中绝大多数不是重症患者。

  家长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成隐性患者传染孩子

  “与往年相比,手足口病患者没有明显增加,但一个现象值得警惕:‘家长疑似患者’在大量增加”。邓慧玲说。

  “建议家长不要带孩子去医院探望病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科长邓勇也说,医院的环境复杂,孩子去了容易被感染;此外,大夫也可能是隐性患者,孩子经常去医院、在医院待的时间长,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为:儿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具、玩具、食具、奶具、厕具、衣物及物体表面而感染。由于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全、个人活动行为难以自控易接触被污染物品、暴露皮肤部位较多且肤质较嫩防护能力差等原因,易被感染。

  但并不是说就很安全,手足口病病毒是自然界很常见的病毒,由于免疫力强,传染后不会发病,而成为隐性患者,有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传染给婴幼儿。正因为的不会发病,没有症状等特点,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是健康、安全的,忽略了自身的卫生习惯,成为潜在的传染源,因此也需要做好防护及个人消毒,避免传染给孩子。

  不少轻微患者认为住院治疗是最佳方案、只要住院就没事,实际是一种误解。尤其是部分“家长疑似患者”也要求住院,这实际增加了孩子感染的几率。

  “手足口病可防可控。”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处长郝庆玉说,“市民要高度重视,但也不要过于敏感,陷入恐慌。”

  今年手足口病的新变化

  两个变化

  手足口病一般全年均可发病,3-11月较为常见,4-7月为高峰期。今年发病开始提前,3月开始患者明显增加。

  以往的患者大多是感染了柯萨奇A16病毒,今年绝大多数是感染EV71病毒,而EV71感染患儿常可导致重症表现。

  一个误解

  手足口病一直都有死亡病例,只是现在才正式归类,以致公众形成“手足口病以往不致死,现在致死了,死亡率在升高”的误解。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