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为医务人员传递的积极信号
http://news.qm120.com2009-04-07 10:36:21 来源:全民健康网
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记者周婷玉、韩洁、仇逸)“新医改不能让600万直接参与者"缺席",应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广大医务人员的这一期待在6日公布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得到了回应。《意见》不仅明确新一轮医改要“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并且传递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六大信号。
“以药养医”逐步转向“以技养医”
专家门诊的挂号费是14元,而随便理一次发就要20元。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现象长期存在。为维持生存,医院和医生将手伸向了“药片”,导致药费居高不下。
《意见》明确,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药事服务费是指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固定收费,与处方上的药品金额无关。
“这一政策将推动"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转变,这是所有医务人员的期盼。医生的价值在于知识和技术,而不是推销药品。”煤炭总医院院长王明晓说,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的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严重挫伤医务人员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他还指出,在取消“以药养医”、政府投入又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过渡补偿措施,增设药事服务费是必要的,但要避免分解处方的现象。
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剂科主任崔一民则指出,设立药事服务费将让药剂师有机会走入公众的视线,“以药养医”的机制掩盖了药剂师的劳动,没有人为药剂师调剂配药付费。
两位还提出,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额度以及药事服务费的收费标准需要认真的研究和测算,既要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又要解决患者“看病贵”问题,而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
“多收多得”转变为“优劳优得”
湖南新化县医生张计平无奈地说:“因为没有基本的保障工资,我们在积极诊疗中打起了病人的主意,最终没能守住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底线。”一段时间来,一些医疗机构给科室下达创收任务,鼓励“多收多得”,这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导致了大处方、大检查等一系列问题。
为扭转这种现象,《意见》提出,要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王明晓说,要解决群众看病贵,医务人员“多收多得”的做法必须改变,正确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应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绩效考核,多劳多得,优劳优得,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要将医务人员的服务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要调动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