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庄河市58万农民受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http://news.qm120.com2009-07-20 10:44:36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医改

  “治个阑尾炎,白耕一年田;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是多年来流传在农民身边的一首顺口溜。昂贵的医疗费用让“小病扛、大病拖”成为许多农民兄弟的无奈之举。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断推进,近日,记者在庄河采访时发现,这里有病不再拖着、忍着的农民越来越多,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顾虑也在“新农合”这张“保障网”的密织过程中逐渐消退。庄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09年,该市参合农民达58万多人,参合率达98%。今年上半年,“新农合”共补偿农民2660万元,受益农民达15余万人,资金使用率达32.5%。

  光明山镇乔屯村腾口屯69岁参合农民隋世祥,曾于2007至2008年间因心脏病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手术多次,前后共花掉十几万元,因为参加 “新农合”,他于今年初得到4万多元的**。“仅仅交了10块钱,大病急病就有了保障。”提及此事老人仍然特别激动。同隋世祥一样,农民孙桐明也是“新农合”的受益者:1967年,在一次劳动中一个皮带卡子不慎崩入他的体内,由于支付不起费用,手术被拖42年。近日,在“新农合”的帮助下,他已成功做完胸腔异物取出手术,按相关**1.3万多元的手术费将会报销近50%。孙桐明高兴地说:“多亏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我撑腰,否则像我这样没有多少收入的农民,这个手术不知还要拖多久。”有个人参保,也有集体出资,在荷花山镇万亿村,村里用集体积攒的公益金为全体村民报销两年参合医保金4.34万元,村民笑着说:“过去只有城里人能享受到看病报销的待遇,如今俺们农民也赶上了。有政府撑腰,得病不怕了。”

  据介绍,庄河市自2005年实施“新农合”以来,累计资金使用率达到92%,各项指标均列大连市前茅,部分经验和做法还被收录进《中国卫生体制改革与创新》一书中。目前,庄河市“新农合”筹资标准为每人140元,农民个人承担20元。部分方案在结合实际的同时调整为:乡镇卫生院的门诊和住院报销比率分别提高5%,达到30%和60%;中药饮片门诊和住院的报销比率分别提高到40%和55%,市级医院的住院报销比率提高到50%,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2000元;乡镇卫生院和市级医院住院“门槛费”分别由以前的100元、200元降为50元和100元,仅此项去年就为4万人次的住院患者多补偿150余万元;正常分娩、恶性肿瘤放化疗和慢性尿毒症后续治疗门诊费用纳入补偿范围;在省药品目录基础上,新增药品150余种。此外,该市采取乡镇专干代办制,简化报销程序,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资金和定点医院管理等措施,推进“新农合”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应从了解信息开始![[更多精彩健康资讯请进入:新闻频道]]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
医改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简称。备受关注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4月6日新华社发布。新医改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