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转身离去的背影
http://news.qm120.com2009-09-01 09:20:14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本报记者 曹 政 陈 飞
种牛痘、除四害、赤脚医生……这些曾经激动过几代中国人的词语,和它们所代表的探索与努力,勾画出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脉络。
新中国卫生事业走过了60年。告别了落后,告别了苦难,如今的中国人正在享受着有史以来比较好的健康保护。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重拾记忆,让一个个昨天的奋斗,激励今天的白衣战士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不断努力。
关键词:赤脚医生
最温暖的社会记忆之一
“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迎着斗争风和雨,革命路上铺彩霞。赤脚医生向阳花,广阔天地把根扎,千朵万朵红似火,贫下中农人人夸。”
这是上世纪70年代,一部名叫《红雨》的电影的主题歌,它反映了当时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赤脚医生的工作状况和社会影响。
1965年,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赤脚医生因此逐渐广为人知。赤脚医生是指那些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者。他们普遍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只经过短期培训或自学成才。据资料,1980年,中国农村拥有146万名赤脚医生、236万名卫生员和63万余名接生员。他们为缓解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作出了巨大贡献。赤脚医生身背红十字药箱,风雨无阻访病送医的身影,是20世纪中国最温暖的社会记忆之一。
亲历者讲述:
他们的贡献与淡出
1968年,《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报告开头第一句话就说:赤脚医生是上海郊区贫下中农对半农半医卫生员的亲热称呼。这则报告立即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赤脚医生这个称呼从1968年开始传遍大江南北。对那段历史,卫生部医政司原司长张自宽记忆犹新。
年逾古稀的张自宽说,赤脚医生这个称呼起源于江南地区。当时,农村的医务人员要一边劳动,一边随时为社员看病。南方水田多,他们劳动要赤脚,治病也来不及穿鞋,赤脚就成为他们区别于城里医生的标志,也因此被农民叫做赤脚医生。
在当时的农村卫生工作中,赤脚医生有3个突出的优点。首先是和农民关系密切。他们大多本身就是农民,对农村和农民的情况很熟悉,被农民看做自家人。其次是这些卫生人员能防能治、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防治小伤小病,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但作用很大,非常切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第三是廉价。赤脚医生服务收费很低,使用的治疗方法也是廉价的,如针灸、中草药等,农民负担得起。
有了这支队伍,基层卫生组织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得以快速建立,初级卫生保健工作有人来做了,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也因此落实到农村最基层。赤脚医生这支队伍无愧地担当着保护农村基层广大劳动人民健康的使命。但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形势新变化,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和赤脚医生队伍必然面临改革和调整。
据张自宽回忆,1985年2月24日,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闭幕大会上,时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在大会总结报告中正式宣布:卫生部决定停止使用赤脚医生这个名称。今后凡经过考试、考核,已达到相当于医士水平的,称为乡村医生;达不到医士水平的,都改称为卫生员。从此,赤脚医生这个名称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乡村医生。
延伸阅读:
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在提高
如今,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新农合相辅相成,更加方便广大农民群众就医。“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央财政投入148亿元,地方按一定比例予以配套,改造和新建农村卫生机构3.6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4万个,并为2.4万多个机构配备了设备。
最新统计显示,全国61.4万个村卫生室中有乡村医生88.2万人、执业(助理)医师11万人。乡村医生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有3.6万人,中专学历(水平)者有60.0万人,在职培训合格的有20.4万人。据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58%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就诊,乡村医生在为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