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社区爆发袭击珠三角 基层防控面临三大难题
http://news.qm120.com2009-06-29 17:39:33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近几个月来,陈少华的心情犹如过山车一样突升突降。
这位东莞市某制衣厂的老板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俄罗斯是我们主要的海外市场,去年底订单几乎降为零,今年上半年开始迅速回升。然而一场甲流疫情又使我们几乎回到了原点。”
就在公司尝试出口转内销进行突围之时,疫情在家门口暴发。近日,他所在的镇发生了全国首宗聚集性甲流病例。此时,正是中国严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社区传播的关键时刻。
“外部是经济危机,内部是甲流疫情,真是祸不单行、腹背受敌!”陈少华的心揪紧了。
在这双重考验下,号称“世界制造工厂”的东莞当如何应对,令人挂心。
“防病态度更加理性”
6月19日,东莞市石排镇中心小学一年级同一个班级的6名学生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这是中国首宗聚集性流感病例。该镇户籍人口约4万人,外来人口约20万人。
此时,首届广东外商投资企业洽谈会正在东莞举行。这也是国内首次为出口企业外销转内销探路的展会。展馆内,1181家广东外商企业正与4400多家海内外采购商洽谈对接,展会总人数超过10万。
6月20日,本刊记者在发生疫情的石排中心小学看到,学校已按防控要求停课,学校大门紧锁,校园已经过全面消毒,只有两名保安看守着大门。学校周边居民生活正常,倒是不断赶来的媒体引起当地居民的关注。
记者在路上遇到一群小学生,问他们:“甲流来了,你们怕不怕?”五六个孩子齐声答道:“我们不怕!”又问如何预防,孩子们再次齐声答道:“勤洗手、多通风!”
在太兴路上,东莞国药石排永安堂药店经理助理廖庆正忙着调货进店,药店的柜台上堆着一些口罩、板兰根等,但购买者少。
廖庆说:“今天来店购买口罩、板兰根等的顾客略有增加,但没有出现抢购迹象。及时调货也只是作一种预防措施,我们绝不哄抬价格。”
他记得,六年前非典暴发时,药店里的这些口罩、板兰根在一两个小时内就被一抢而空,补货都来不及。
在药店的中药专柜,一些中医院推荐使用的抗流感的药方,被不少群众围着购买。
廖庆说:“现在群众防病意识增强了,防病水平也提高了,防病态度更加理性科学。他们了解到中药配方会更有效地防病,所以不会像非典时盲目购买口罩等。”
“石排模式”
6月19日前,翟崇碧满脑袋想的是如何帮助企业化解危机、如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19日,疫情不期而至。这位石排镇年轻的镇委书记,立即带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投入公共卫生突发防疫的角色。
20日一早,本刊记者在镇政府一楼大堂里看到“特殊时期政府值班人员名单”。该镇18个行政村、1个社区的相关负责人,都在参加翟崇碧主持召开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会议。
此时,镇里组织的应急组、救护组、维护稳定组、环境整治组等11个防控工作组已深入各村、社区开展防控工作。
东莞市卫生部门紧急调遣的10多名专家也进驻石排当地医院,进行病源学调查。
6月19日当晚,病源尚未找到。有关部门果断决策,将可疑病例迅速控制在隔离范围,防范疫情进一步扩散。
据石排镇中心小学一位学生家长陶建军向本刊记者讲述,他的孩子与确诊的甲流患病学生在同一班级,也出现发热症状。19日当晚,孩子与家长都被通知到石排医院集合,实行医学隔离观察。
“保障市民的知情权就是首要的力量,迟到或缺位的疫情公开也许就是一枚定时,透明开放的政府才能赢得市民的信赖!”
在翟崇碧的指挥下,疫情发生后仅数小时,石排镇内市民的手机上都飞入政府关于疫情的告知信息。
在石排工业区工作的江华贵告诉本刊记者:“我是从政府发来的手机短信知道疫情的,也没听到其他小道消息,政府不仅通报疫情,还告诉我们甲流可防可控。我居住的社区也正在加强清洁卫生和消毒杀菌工作。政府在应对疫情上已很有经验了,连非典都能治好,甲流疫情就更没什么可怕的了!我们相信政府的防控能力!”
石排镇除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短信向广大市民通报当日疫情外,还通过建立“健康信使”短信平台、开通2条防控甲流咨询热线等方式,指导市民科学预防流感。
聚集性病例与其他地区防控甲流最大的不同是,需要进行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陡然增多,成为防控工作的严峻考验。
据了解,此次石排镇需要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达1486名。
按照广东省、东莞市专家的指导,隔离观察工作以“居家观察为主,医学隔离为辅”,除对确诊或疑似病例入院治疗观察、将部分人员集中到一家旅店进行观察外,其余都在各村就地实施隔离观察。
翟崇碧认为,隔离观察期间,要严防疫情扩大,更要让被隔离人员感到生活一切正常。
于是,当地学校在停课期间,老师通过电话和网络辅导学生学习,并上网传递各年级的复习材料,便于学生在家复习功课。老师实行随访制度,密切学生的健康状态和生活状态,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学校还通过“校信通”平台信息给家长,进行温馨提醒等。
在600多名人员就地实施居家观察的石排村,村委会主任曾康福说:“为了不让村民感到紧张,维持正常的生活,除统一配送餐食外,我们还根据村民的需要,帮助他们采购蔬菜,再统一配送到各家,这样他们在隔离期间就照常做饭烧菜了。”
截至本刊记者发稿的6月26日,石排镇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没有出现疫情扩散的势头,新增病例逐步减少,部分确诊病例近日有望出院。
在此期间,石排镇没有出现小道消息流传,没有出现抢购哄抬物价,没有出现市民恐慌,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应急办、卫生部工作组组长怀扬,广东省疾控中心指导组长钟豪杰近日实地考察后,充分肯定了东莞市政府和石排镇政府的防控措施及效果。
基层防控的三大难题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巧利全程参与了石排镇抗击甲流疫情的工作,她表示:“防控甲流疫情可能成为一场持久战。”
就在东莞控制住疫情之时,广东省江门市出现11例学生被同时确诊为甲流的疫情。26日,广州市一所重点中学又发现一例甲流病例,并采取了停课措施。
甲流疫情对珠三角的考验似乎丝毫没有减弱。
此前,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通过媒体警示,防控甲流形势严峻,一旦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结合,就会突变成一种新的流行病毒,这种病毒会兼具流行性和致死性的特点,中国需警惕。
本刊记者在疫情一线了解到,基层在防控工作中正面临三大难题:
难题一,“隐性感染者”难防。
有关专家认为,从以往流感的传播规律看,病毒往往传播力较强但毒力温和,容易出现一些携带病毒但不发病的“隐性感染者”。
甲型H1N1流感也不例外。东莞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国内外人员交往频繁,很可能有“隐性感染者”将甲流带入社区,小学生抵抗力较差,且相互密切接触,所以很容易被感染。
东莞就曾发生过一例“隐性感染者”,这种“隐性感染者”属健康带毒状态,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时仅凭体温无法发现病例,一旦入境后很容易造成病毒在其他人员之间传播,但对此种情况却很难防控。
据调查,东莞此次疫情的患病学生在发病前10天均无外出史,活动范围都在家和学校,也没有明确的接触史,家里也没有来自疫区的人。病源和摸清传播链成为此次疫情调查的重点和难点。
张巧利说,从目前流行学调查和呼吸道病例的调查来看,尚无法确定病源从何而来。
难题二,“密切接触者”增多给防控工作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由于目前发生在珠三角的多是学校里的聚集性疫情,一次性出现多例患者,每个患者又牵涉至少两名家长的密切接触者,使“密切接触者”急剧增多。
据悉,东莞市已对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对来自疫区的人员进行健康随访。目前该市共对1531名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其中石排镇1486名。
对此,东莞市指定数家医院为甲流病例定点收治医院和后备收治医院,负责集中收治可能出现的疑似病例和诊断病例,同时,在市内设立定点医学观察场所,确保在发现可疑病例时能有效防止疫情扩散。
难题三,防疫医护成本给定点医院带来较大压力。
东莞石龙医院是此次定点收治甲流病人的监测医院之一。该院办公室主任杨伟琪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此病医治费用不高,但医护、防疫成本非常大,如一套防护服就要过百元,35名专责甲流病人的医护工作人员,每天进出100多次,每次都要更换防护服,费用不菲。由于收治甲流病人,医院门诊量受到影响,而该院目前每个月光承担的贷款利息就达100多万元。
受访的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广东省已处于输入病例与本土病例并存、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并存的局面。伴随甲流病例数的增加,根据流感的传播流行规律,将出现社区多点暴发,甚至局部流行的风险越来越大,东莞石龙人民医院院长潘伟彪等专家认为,目前的防控策略难以适应大范围的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的要求,建议有关部门适时调整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