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8万人染甲感 秋冬季节性流感或被甲感取代
http://news.qm120.com2009-08-21 15:58:22 来源:全民健康网
甲型H1N1流感继续在全球蔓延。据世界卫生组织19日在其网站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甲感已扩散到世界各大洲的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感染人数超过18万人,死亡病例达到1799例。据统计,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南半球国家七成以上的流感患者得的是甲感,北半球今年秋冬季节性流感将可能被甲感取代。
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日前表示:“疫情当前的发展还比较温和,随着北半球秋冬季节的到来,疫情存在加重的可能。”
南半球仍处流感多发的冬季
朝鲜将派特使吊唁团访问首尔中日史学家:南京杀等侵华史属实揭开神秘面纱克林顿访朝幕后故事多艾哈迈迪—内贾德将宣布新内阁名单巴格达罕见连环爆炸数百人死伤阿富汗20号大选"热闹"在选外南美洲国家目前仍处于流感多发的冬季,其中阿根廷、巴西等国的疫情尤为严重。阿根廷卫生部8月中旬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国所有的流感患者当中,甲感病例占93.3%。据巴西卫生部统计,该国甲感患者占流感患者总人数的77%。有所不同的是,由于阿根廷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更南端,随着气候逐步变暖,其甲感疫情将先于巴西出现缓和趋势。
在大洋洲,身处冬季的澳大利亚同样受到甲感和季节性流感的双重困扰。据该国卫生部统计,80%流感患者得的是甲感。世卫组织日前通报认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甲感疫情最糟糕时期即将过去,但澳大利亚卫生部长罗克森强调,现在还很难说已经到达了疫情的顶峰。
非洲高度警惕病例激增
最近一段时间来,甲感疫情在非洲不断扩散,不仅确诊病例持续增加,已上升到1469例,还出现了一些死亡病例。考虑到非洲防疫经验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等困难,非洲的甲感疫情引起了世卫组织等各方关切和担忧。陈冯富珍19日在非洲访问期间警告说,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虽然非洲报告的确诊病例还不多,但未来数周或数月内还是有激增的可能。
陈冯富珍表示,非洲国家医疗和检测条件相对落后,很可能影响对甲感患者进行及时确诊。另外,非洲许多人长期营养不良,再加上受疟疾、肺结核、艾滋病困扰,甲感继续扩散对非洲无疑会雪上加霜。为此,非洲有关卫生机构呼吁国际社会更加关注非洲的疫情,为帮助非洲应对甲感贡献力量。
北半球正积极准备应对
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办公室发言人约翰·拉尔金18日说,北半球今年秋冬季节性流感将可能被甲感取代,北半球国家应做好相应准备。
鉴于南半球已经出现的疫情形势,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预计美国将出现第二波甲感疫情。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专家说,现在还无法判断此轮疫情是否更加严重,但1957年和1968年两次流感大暴发都是在第二波以后加重的。据《纽约时报》报道,在秋冬季节,甲感患者从数量上会多于季节性流感。美国向学校发布了甲感防控指南,还要求学校做好成为疫苗接种中心的准备。一些大学利用社交网站普及甲感预防知识,有的大学在图书馆、实验室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地方设立了洗手点。
欧洲各国目前受甲感影响较轻,但也做好了大规模疫苗接种准备。世卫组织发言人表示,对欧洲来说,“疫情才刚刚开始”。现在欧洲最急需做的是确定疫苗接种梯次。法国教育部长沙泰尔18日说,法国9月开学后,学校将向家长发放1200万册有关甲感常识的手册,并通过教师向学生普及预防流感的知识。如果在一周内一个班级出现3例或3例以上甲感病例,其所属省份政府就可视具体情况下达停课命令。
在亚洲,为预防发生更多的死亡病例,韩国保健福祉家庭部决定,各医院即日起扩大对发热病人的检查范围,并在发热病人出现甲感症状初期即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韩国政府扩大了检验甲感的医院数量,确保民众可就近确诊,同时降低民众确诊甲感所需的医疗费用,将检查费用纳入全国医保范围。
日本甲感患者8月突增,已出现3例死亡病例。日本宣布正式进入“甲感流行期”。日本传染病研究所表示,日本所有地区都有可能发现甲感。9月开学后,大规模的甲感流行十分有可能发生。日本的制药公司和口罩厂商已做好增产准备,有的企业已开发出能让口罩长时间使用的消毒喷雾器和带水果香味的儿童口罩。
疫苗上市初期恐供不应求
继中国18日宣布完成甲感疫苗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个完成初步评价的甲感疫苗临床试验的国家后,美国公司生产的甲感疫苗经动物实验也显示有效。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报道,世卫组织说,北半球国家订购的甲感疫苗虽已突破10亿剂,但疫苗上市初期恐怕供不应求。
美国卫生部官员17日表示,由于疫苗生产和包装环节有所延误,美国无法在10月中旬得到足够的甲感疫苗。疫苗的产量较低,单位时间内通常只能达到季节性流感疫苗产量的30%。美国卫生部门曾表示,今年10月中旬可望有1.2亿剂甲感疫苗到位,但有关厂商到10月15日只能生产出4500万剂疫苗。美国的甲感疫苗接种仍将按计划从10月15日开始,但规模将有所减小。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透露,日本计划准备5300万剂疫苗,但年内只能生产约1500万剂,不足部分正在研究紧急进口。(综合本报驻外记者于青、管克江、李渊、莽九晨,本报记者崔寅、牟宗琮和新华社报道)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健康问题,诸如食品安全,医疗保障,医药信息等,健康的生活应从了解信息开始![[更多精彩健康资讯请进入: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