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猪流感 >> 正文

南京家长担心孩子感冒为甲流 专家称无需太紧张

http://news.qm120.com2009-09-08 09:52:04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流感 南京

  市儿医昨接诊1900名感冒患儿

  专家:多为季节性感冒,并非甲流,家长无需过分紧张

  本报讯(通讯员 季宝轶 记者 倪秀萍 实习记者 沈 亮) 昨天,市儿童医院接诊的感冒患儿达到1900多名,几乎占到了该院门诊量的一半。

  很多家长都紧张地问医生:“我孩子是甲流吗?”对此市疾控中心专家称,近来我市感冒患儿确实在增多,不过都和近期天气多变有关,主要还是以普通感冒为主,家长无需过分紧张。

  护士扎针扎到手酸,医院临时增派人手

  “我们排队都等了半个小时了,到现在还是要等!”昨天上午10点多,市儿童医院输液室内人声鼎沸,到处是孩子的哭闹声,几个扎针的窗口前全部排上了二十多人的长长队伍,一名家长怀抱孩子不耐烦地抱怨着。

  据市儿童医院医务处主任顾亚明介绍,近期该院门诊量已超过往日的平均水平,输液室这几天每天都要为近2000名患儿服务,平均比上个月多出一倍。昨天一天仅感冒患儿就达到了1900多名,很多护士扎针扎得手都酸了。该院不得不临时增加了门诊及输液室医护力量。

  患儿多以季节性感冒为主,专家提醒无需紧张

  由于此前琅琊路小学发生过聚集性甲流疫情,不少家长现在面对自己感冒的孩子都很紧张:是不是我的孩子也在学校被传染上甲流了?

  “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现在全市感冒患者的发病数字和往年同期相比差不多,因为现在季节已经入秋,气温突然下降,本来也就到了感冒的发病高峰期。但是因为最近有甲流疫情,所以大家对感冒变得很敏感,心理感觉上似乎今年感冒的人特别多。”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权说。

  李解权解释说,最近我市的感冒患者主要还是季节性感冒,以幼儿园孩子及小学生为主,这和往年发病情况也差不多。

  据介绍,按往年发病规律,到10月底至11月,我市会再次出现一个感冒发病高峰,专家提醒市民要及早做好预防,加强锻炼身体,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洗手,少到人多地方去。如果孩子得了感冒也不要紧张,即使确实患上甲流,只要及时对症治疗,也很容易康复。

  专家特别提醒,感冒患者尤其是患儿家长要注意错开高峰时间带孩子就诊,如果症状不是特别严重,比较好在中午或下午去医院,避免人多就诊时产生交叉感染。

  防甲流,中学晚自习叫停

  本报讯(记者 钱红艳) 本月4日南京7名小学生确诊甲型H1N1流感疫情,让各校对甲流防控更加重视。市教育局昨天还出台10项措施严防甲流,其中特别叫停了中学的晚自习。

  甲流,各校严防死守

  记者昨天早晨在北京东路小学看到,每一名进校学生都向门口工作人员上交在家自测的体温记录数据。孩子进入班级后,还要由班主任一一触摸观察,对体温异样的学生进行第二次体温检测。

  而游府西街小学、拉萨路小学都要求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现场体温测试。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师在校园门口拿着红外线体温计,靠近孩子的耳朵,5秒钟左右,孩子的体温就能显示出来,老师们再将这些数据汇总签字后报送卫生室备案。

  这两天,五老村小学还用上了学校的内部网络,制作了专门的表格,早、中、晚各一次对学生体温检测并记录。

  仅琅琊路小学停课一周

  近日,社会传言南京市已经有多所中小学校出现了甲型HINI流感疫情暴发,上百名中小学生已经确诊。市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处处长赵贵林表示,这是不负责任的谣言,南京市中小学校中,目前只有琅琊路小学一所学校7名学生确诊。

  赵贵林说,甲流目前绝没有在南京市多所学校同时暴发,除了琅琊路小学停课一周以外,其余学校课业正常。

  所有学校不得搞晚自习

  赵贵林介绍,市教育局昨天还出台了今后一段时间防控甲流的10项主要措施,要求学校从即日起,每一所学校都要严格执行学生体温一天三测,确保每一个班都有专人进行检查监督,对每一名因病缺席的学生,都要及时向教育部门上报原因以及病情进展情况。

  另外还规定,即日起各所中学的晚自习全部停止,所有学校停止一切大型活动,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必须进入的人员也要做好体温检测和登记,并安排规定场所接待。

  另悉,市教育局近日还将为所有学校配齐红外线体温计,并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一次防控甲流的专项培训。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
猪流感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其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临床特征本病潜伏期很短,几小时到数天,自然发病时平均为4天。发病初期病猪体温突然升高40.3℃~41.5℃,厌食或食欲废绝,极度虚弱乃至虚脱,常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