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疫情终点在哪 世卫专家称疫情可能还没登顶
http://news.qm120.com2009-12-21 09:56:54 来源:全民健康网
受访专家: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流感规划处主任、大流行性流感问题特别顾问Keiji Fukuda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国家流感中心主任 舒跃龙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副主任 余宏杰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邓 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曾 光
甲流明春能否结束
●疫情可能还没登顶
问:有媒体报道,到明年春天,甲型H1N1流感的高峰也许就会过去。您认为,它会如何发展:是成为一种季节性流感,还是再次大暴发?
Keiji Fukuda答:我们一直在重申,现在就讨论甲型H1N1流感的高峰何时会结束,还为时过早,更不用说去预测明年春天会是怎样的情况。我们基本上不知道,也无法猜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会如何变化。
目前,甲型H1N1流感活跃程度在全球范围内尚未达到顶峰,在病毒活跃的北半球,虽然有些国家已经出现了减弱的迹象,但仍有一些国家的病例在持续上升,眼下还不能排除第三波疫情暴发的可能。如果新发感染或重症病例持续几周下降,或直到世界人口的80%都对病毒免疫后,才可能说甲流疫情已经过去。
我期望,在2010年的某个时候,我们可以召开一些正式的会议,公正、客观、科学地评价此次甲型H1N1流感,以了解我们究竟处于疫情的哪个环节,探讨我们是否还会面临第三波疫情,或者我们是否可以宣布疫情已经过去了。
余宏杰答:一些传统的感冒称为季节性流感,甲型H1N1流感本身也是一个流行性感冒。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可能会向季节性流感转换。
我个人理解,在一个封闭的人群里,如果自然感染加上疫苗免疫达到50%时,就可以阻断病毒在这个封闭人群中的传播。
致死率比大流感低吗
●最终致死率要在疫情结束后一年才能统计
问:关于甲型H1N1流感死亡率的报道不断增加,这是否可以理解为疫情在加重?
曾光答: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突然暴发,实际上是积累的结果。自北美发现第一例病例以后,病例是不断传代的,而且越传代越多。现在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发病的底数、基数大量增加。因为基数增加,病人自然就增多了。
Keiji Fukuda答:基于现有的数据,WHO还不能计算甲型H1N1流感的致死率。要讨论某个疫情的致死率,我们需要掌握各个国家的数据,然后运用不同的计算模式,来评估究竟有多少死亡病例和疫情有关。我认为,要在疫情最高峰过去,也许是一两年后,我们才能最终估计致死率。目前,根据美国国内的计算,甲型H1N1流感的致死率在0.018%,尚不到1918年大流感死亡率的百分之一。
得过甲流还会再得吗
●病毒大规模变异,可能致疫苗失效
问:如果某人曾感染过一次甲型H1N1流感,还会再次感染吗?为什么?
余宏杰答:甲型H1N1流感病毒从今年4月底被确认至今,其本身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尚未发生改变。换句话说,得了甲流或者接种过疫苗之后,能对该病毒产生特异性的免疫抗体,理论上不会再得。
Keiji Fukuda答:人们会通过几个途径对传染性疾病产生免疫,其中一个就是实际感染该病。
一般情况下,感染一次流感后,至少能免疫几年。但也不能排除会出现对同一株型病毒的重复感染,当然这只是罕见现象。
病毒会不会耐药
●耐药病毒没有传播开
问:英国发现了对达菲耐药的病例,紧接着又有病毒变异的报道,这两者之间会不会有联系?我们目前使用的药物是否还有效?
舒跃龙答:病毒变异和耐药完全是两回事。目前,全球检测到的耐药毒株比例低于1%,说明耐药毒株没有成为一个主要流行株。但它可不可能成为流行株,这个很难说。截至目前,我们的抗病毒药物仍然是有效的。
余宏杰答:第一,到10月底,全世界共分离39株耐药病毒,和相对诸多分离到的病毒相比是极少数。第二,没有证据证明耐药病毒在人群间传播,或者这些耐药病毒的病例间有流行病学联系。而且这些耐药毒株对扎那米韦仍然是非常敏感的,仅仅是对奥司他韦耐药。
Keiji Fukuda答:目前发现的耐药毒株主要是从一些有严重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我要说明,只要能在早期、正确使用抗病毒药物,仍能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那些有潜在基础疾病,尤其是免疫功能缺陷者,我们要密切关注药物疗效。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病毒变异。
合并症是否会越来越多
●监测重点转移,高危人群感染增多
问:有报道称,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合并症在加重,以目前收集的案例,是否可以反映这一点?
余宏杰答:我国监测重点从9月份以来做了调整,不再是对每个病例进行监测诊断,也不是在轻症病例上,而是在重症、合并症和死亡病例上。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不管其医疗服务能力和实验室检测能力如何,都不具备对每一个轻症病例进行监测诊断的能力。
随着监测强度增加,各地报告的住院病例和重症病例数也在增加,这符合甲型H1N1流感的自然规律。随着感染人数和发病人数的增加,以及冬春季流感高峰期的到来,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出现重症、合并症和死亡病例。
多大的孩子最危险
●5岁以下儿童合并症较多
问:在WHO发布的警示中,并没有将所有的儿童都列为高危人群。这是为什么?
Keiji Fukuda答:我们在讨论高危人群时,说的是那些最容易出现危急症状和合并症的人。基于我们收集的信息,5岁以下儿童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住院频率最高,且合并症最多。随着感染者年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合并症发生率都在下降。
余宏杰答:在疫情流行高峰来临之前,给容易传播的人群接种疫苗,比如学龄儿童,可以延缓和降低疫情的流行高峰。卫生部制定的疫苗接种优先人群也是根据这个策略制定的。
病毒会继续变异吗
●两个推测:第一,这个突变可能会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肺部;第二,它可能会像禽流感病毒一样,更不容易感染人
问:病毒变异是如何发生的?目前,我们拥有的疫苗能否跟得上变异的速度?
Keiji Fukuda答:病毒变异如同人们每天换衣服一样,很正常。如果每一次变异都要报告或,那就好像是每个小时预报一次天气一样,意义不大。如果病毒变异导致疾病加重或减轻,或发生大规模的变化,那才具有流行病学价值。
邓瑛答:甲型H1N1流感病毒肯定会发生变异,但病毒变异所导致病毒毒力的改变却不是确定的,它可能增强、不变或减弱。不变和减弱都不会给人类健康造成比现在更坏的影响,但一旦变异后的病毒毒力增强,其造群传播和重症患者的人数就可能大幅度增加。因此,对流感病毒的变异进行及时监测,一直是WHO和各国防控流感大流行的重要一环。目前,世界各地监测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都是偶发现象,并没有广泛性。WHO也表示,变异后病毒的致病性没有相应提高,也没有导致感染人数或重症病例、死亡病例的增加。我国内地曾出现过几个病毒变异的案例,但目前也都只是个案、散发的,彼此之间没有关联。
舒跃龙答:目前尚未明确这种突变的真正生物学意义,但全球的科学家有一些推测,在以往的研究中提示这个突变可能会使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的肺部,另外一种推测就是可能会像禽流感病毒一样,更不容易感染人。
我个人理解,我们能做的就是监测,它变了,我们能监测到,这就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能力了;监测到以后我们能采取各种措施,如生产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