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认为城市生活不健康 五类慢性病最受关注
http://news.qm120.com2010-05-14 11:45:23 来源:全民健康网
百姓对疾病认识有了提高
调查中,当问到“您认为哪些因素影响城市健康生活质量”时,位居首位的是“空气质量差”,其次分别是车辆太多、交通拥堵;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户外运动场所缺乏;饮食不规律、不健康;无烟场所太少。“没有时间”被认为是缺乏运动的最大理由,仅24%的受访者三餐饮食能规律进行。这些都说明,高速运转的生活让很多城市人越来越不堪重负。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受访者对于心血管、糖尿病等城市常见疾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有所提高。“在城市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问题中,22.96%的受访者选择了限盐,20.71%的受访者选择了适量运动,还有20.15%的受访者选择了定期检测血压。相比之下,受访者对于城市另一常见疾病———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掌握略显薄弱,仅有15.73%的受访者知道骨密度检查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
尽管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知道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城市生活常见疾病,但仍有高达25.91%的人在其日常生活状态中选择了不运动,31.19%的受访者作息不规律(包括晚睡晚起、加班熬夜等),还有19.50%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大。
守护健康,亟需行动
一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身体带来了无数困扰;另一方面,健康行动上又跟不上。蔡廼绳教授对此解释说,随着生活质量的大幅提升,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近年来慢性病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公众的疾病防治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渴望通过改善外在环境和自身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相当多的人依然不能将健康的理念付诸实践,生活方式依然很不健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表达了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正如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在此前接受采访中指出的,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应关注城市居民自身生活方式。长期面对电脑、缺乏锻炼、饮食不健康、作息不规律是现代人生活常态。因此,需要提高公众对各种慢性疾病的忧患意识,提供简便可行的生活建议,帮助公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