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周转不开影响效率 院前急救成“空谈”
施捷 金恒
http://news.qm120.com2009-07-14 10:40:32 来源:全民健康网
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小区内,老杨和两位救护员抬下担架,却没看到病人!救护员赶紧打电话给调度,原来对方没有留下具体门牌号码,救护车辗转再从小区正门进入,又花了10分钟时间,找到了等待在门口的病人,“好在患者不是急毛病,所以说,再急也要把地址讲清楚。”
“送哪儿?”
“龙华。”
“送中山吧。”
“外伤,去龙华拍张片子再说。”
虽然距离小区最近的医院是龙华医院,但病人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去中山”。老杨说,他和同事一般都会劝说病人去最近的医院,但最终还是以病人的决定为主。
来到医院后,又等了10多分钟,才等到了空床完成交接。就这样,只需30分钟可以完成的一次急救出车,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变成了1个小时。
救护车就近送人的原则难以坚持
按正常情况,救护车送人,遵循的是就近原则,“只要是二级以上医院,有急救条件的,都符合我们的送人原则。”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解炯介绍说。
据介绍,上海市市区(除浦东新区外)有33个急救站点,今年还会增加3个站点,急救半径城区达到了2-3公里,平均反应能力达到了11-12分钟。然而,许多病人并不愿意就近送医院,而是认准了大医院。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出车时间延长,降低了救护车的周转率。
急救中心对此也很无奈。曾经遇到过一位突发心脏病的病人,家属表示要送大医院,急救人员检查后发现情况危急,必须送往就近医院先行抢救。不幸的是,在送救过程中病人不治身亡。家属心情悲痛可以理解,他们却同时指摘救护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大多数时候,急救人员还是更愿意听从病人的选择。
大医院吃饱,小医院闲置,这本账急救中心也很清楚。“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医院,可能一天内一车两车轮不到;而大医院,一天要达到10多车甚至20多车。”实情如此也。
密集的急诊需求令医院应接不暇
中山医院有着沪上规模数一数二的抢救室,还有着全上海规模最大的留观室。
孙湛介绍说,急诊科里需要留院的病人每日大约新增近50人,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救护车送来,每天一般约20人;二是自己前来就诊的危重病人;三是经门诊诊断需要尽快住院但是因没有床位而只能在急诊待床的病人。
从表面上看,救护车运送来的病人并不太多。不过,记者拿到的一份6月24日晚的急诊记录单,却能看出原由来。从当日17时30分一名青年饮酒过量送到医院开始,一直到次日凌晨2时许,短短8小时救护车来了10辆,“总数不算多,但是太密集了。”急救室显然无法那么快地疏散病人,势必“压床”。
如果说平时医院的急救资源可基本满足需求的话,到了严寒酷暑、气温骤变等急救高峰时段,密集的急诊需求就让三级医院有些应接不暇了。
“急诊依托的是整个医院,病人诊断后再转移到相应的专科病房。对于三级医院来说,本来就是一床难求。如果大量急诊病人晚上入院,其他病人不可能办理出院手续,因此就会造成积压。”孙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