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疾病要闻 >> 正文

医生眼中的名医“真相”

http://news.qm120.com2009-11-12 10:00:59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疾病要闻 名医

  如果有人问我如何选择好医生,我会很直接地告诉他,我会对媒体捧出来的名医以及一诊看上百人、没有好好做身体检查、仔细了解病史,就下诊断或不花时间用心与病人沟通的医生避而远之。

  张之申医生曾在中国台湾岛内和美国有多年执业的经验,熟悉太平洋两岸的医疗环境与病人的不同特性。基于对一般大众健康的关心,她出版了《一定要看名医吗》这本书,用许多实际的例子,为人们解开众多的疑惑,并且提醒人们在就医过程中,医患双向沟通的重要性;她也传授给人们“良医”的条件与特质,让人们有具体的依据,去寻求值得信赖的医生。为什么她要为大家写这么一本书呢?因为只有找对好医生才能保住健康和生命啊!

  (黄达夫 台湾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 美国杜克大学内科教授)

  ■作者自序

  “名医”是病人造就出来的

  在一次医学研讨会上,我发了一份调查问卷给与会者,题目是“请举出你跟医疗界往来时曾发生的恐怖或难忘的经历”。结果,有90%的听众都述说了他们看病时的不得已与惨痛的故事!

  人开始感觉到生病的时候,会处于完全无助的状态,感觉自己的生命操纵在别人,并且是陌生人的手中。多数人平常从事大部分活动前都能事先熟悉环境,比如用餐,我们可以先询问别人的意见,了解餐厅的好坏;车子要进厂修理、保养,也可以先去打听清楚,选择一家有口碑的保修厂。唯有医院和诊所,大概很少人有空闲先去“逛逛”医院,看看急诊处是否安排妥当,做好万全准备,以便自己一旦生病,可以有挑选余地。

  因此有不少人是在看医生之前,才匆匆忙忙向周围的亲朋好友打听哪儿有好医生,有的人则是回忆起之前在电视上看到某位“名医”接受采访,于是打定主意去他的门诊看病。这些通过“口碑介绍”或媒体形象包装而成的“名医”,往往拥有广大的“粉丝”或“信徒”,前往看病的时候,永远需要漫长的等待。但这些医生是否真如外界所盛传的那样拥有高医术、高医德,是否为真正的“良医”?这些却很少有人关心。

  事实上,“良医”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一位“良医”在经验的积累及用心学习之下,默默为病人治病、学习新知,而病人会口耳相传,告诉别人:“某某是好医生”,因而从“良医”成为“名医”。然而现在人们对“名医”却存有许多困惑,“名医”不再是“良医‘的代名词,而有了更多误解与的形象。

  有的人以崇拜明星的方式来崇拜名医,好像只要请他看一眼,就已经浑身舒适,不药自愈;或者只要是名医开的、推荐的药,不管是否与病情有关,即使再贵,甚至需要倾家荡产,也要买来用;只要是名医建议的检查,不管多痛苦,也要忍耐。

  既然病人愿意崇拜医生,有的医生当然也“当之无愧”,日积月累之下,早已被病人吹捧得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养成习惯后更不顾所谓“对病人的亲切态度”。所以说,“名医是病人造就而成的”,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名医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虽然“名医”可能是由“良医”演变而来,但却不是每个“名医”都是“良医”。聪明的患者,一定要学会有知识、有技巧地和医疗团队(包括名医、名助理、名秘书)进行沟通,这绝对是要学、要思考、关乎健康的大事。

  事实上,你应该找的是“良医”而非“名医”,那么,什么样的医生才算是“良医”呢?良医的定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但在本书中,我尝试分析良医与名医的不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行医多年,我也时常在思考医患之间的关系,我发现无论是医生或病人,都还有很大的学习与进步空间,彼此都应学会如何当个好医生、好病人。我深深体会到,唯有通过医生的努力及爱心、医患的沟通和互助,才能创造团队的力量。

  在本书中,我举了很多医疗失误或“名医”恶行恶状的例子,或许有的同行看了会很不高兴,但我不怕得罪医界的朋友。我的目的不在谩骂,而是在于提醒医疗从业人员,当病人信任我们、把生命交给我们时,我们该如何用一颗慈悲的心、用专业的态度来为病人解除痛苦。与此同时,我也要给医界的后生晚辈们打打气,希望在阅读此书之后,医界同仁能重新找回医生的道德与情操。

  (张之申 美国宾州大学医学院内科癌症临床副教授、旧金山少年妇女医疗中心医务主任)

首页12尾页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