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艾滋病”专门袭击亚洲人 原因尚不清楚
宣金学
http://news.qm120.com2012-09-19 14:24:33 来源:全民健康网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病例,类艾滋病的确专门袭击亚洲人
但谢奇璋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指出在所掌握的病例体内,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健康人相当,反倒是出现了具中和力的抗γ干扰素自体抗体。
大约在五六年前,他首次接触到这种病例。那位患者的淋巴结因发炎而变得肿大,经检查发现感染了非结核分枝杆菌。在经过一年的抗生素治疗后,这位感染者康复出院。
相比之下,阮金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布朗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看到她的情景,这位皮肤暗黄的女人极为瘦弱,肌肉、骨骼以及皮肤上都有小规模的感染。
“总之,她浑身上下都很不舒服。”布朗说,“当时她的病情已进入晚期,进行抗生素治疗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这个奄奄一息的女人,促使布朗下决心对这一病症展开研究。
她发现早在2004年,美国就已收到25例和阮金情况类似的病例报告。这些患者大多来自东亚地区。他们并没有感染HIV病毒,但有的感染了弥漫性非结核分枝杆菌,有的患了涉及具中和力的抗γ干扰素自体抗体的机会性感染。
5年后,她率领的团队获准就艾滋病病毒呈阴性的病人展开研究。研究刚刚开始的半年里,他们就搜集到100宗病例。这些病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但是所感染的病菌,对正常的人体免疫系统来讲,都是可以抵御的。
布朗联合来自中国台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这一罕见的病症进行研究。在他们选取的203名受试者中,其中有97名出现类艾滋病症状的患者,他们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这些患者均来自亚洲,其中80余名来自泰国,10余名来自中国台湾,还有少数来自菲律宾、越南等国。
之所以选取亚洲病例样本,布朗解释说:“我们知道的不少病例报告来自亚洲地区,这些病人患有严重的感染,并且这些感染都与已知的免疫缺陷有关。”而在亚洲之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所发现的12例病患,也全部是亚洲裔的黄种人。
因此,类艾滋病也得到一个专有的名称:亚洲新型免疫缺陷症。
“叫‘新型’还可以商量,但是叫‘亚洲’不行。”徐小元评价说,“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或者2000年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就出过‘特发性CD4+T淋巴细胞减少症’诊疗指南。之所以是世界卫生组织出这个指南,是因为该病在全球各地都有可能得,包括欧洲和非洲。”
李太生也觉得“亚洲人或黄种人易受该病毒攻击”的结论太武断:“因为并没有在亚洲之外的国家和地区做免疫学、流行病学的研究和调查。”
参与研究的谢奇璋承认,样本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表示,说这种病症专门袭击黄种人或亚洲人“大概也是对的”,“在美国占一半以上白种人中,几乎没有发现过这样的病例,在美国本土看到的也只是亚洲裔。”
布朗也指出,绝大多数的始发的免疫缺陷症患者,都是生活在别处的亚洲人、或在亚洲出生的人。她认为是亚洲的遗传和环境中的一些因素共同诱发了该病,但并不确定具体是什么原因。
这种疾病能否被预防,以及怎样来预防,科学家也不知道
2012年9月11日,在卫生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有了相关检测技术的储备,尚未有诊断报告。邓海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特别指出,国内所谓的“阴性艾滋病,”和“始发的免疫缺陷症”有着本质不同。
不过,论文作者之一谢奇璋推测说:“在中国大陆,这种病例肯定是有的,并且应该也不少。”
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就见到过两例类似的病例。据谢奇璋分析,北京等地患病人数应该会比较少,南方特别是广东、福建一带可能比较多,“因为广东、福建和台湾比较类似,跟中南半岛的种族也比较接近”。
布朗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们曾经诊治的一个始发的免疫缺陷症患者就来自中国大陆。
所幸的是,在目前的医疗水平下,该病的死亡率可以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参与研究的台湾学者,除谢奇璋之外,还有台湾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感染科薛博仁医师,他们参与诊疗的十几例患者基本都已治愈。
此前,这类患者除了可能会出现持续发热、骨骼感染等症状之外,神经压迫症状(神经系统感染)和呼吸窘迫症状(肺部感染)也比较常见。因此,他们可能会被误诊为肺结核或肺炎。
除此之外,由于不晓得病因,不知道这种对抗伽马干扰素的抗体,也没有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类艾滋病一度导致很高的死亡率,甚至达到100%。即便是现在,如果病人本来已经出现神经感染,或者严重的内脏器官感染,仍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布朗说:“到目前为止,这种疾病能否被预防,以及怎样来预防,我们也不知道。”
这位拥有栗色长发的医生,颇为兴奋地对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说:“阮金的病情现在有所好转,并能享受到家庭之乐了。她和她的丈夫曾说,是布朗博士等医生拯救了她的生命。这句话对我们来讲,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