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医保改革:利用好个人账户积余资金
http://news.qm120.com2009-03-20 14:37:46 来源:全民健康网
“保质”与“扩量”之争
不少医药界人士对江苏的探索持赞成态度。“参保人群的增加,会促使政府不断加大卫生投入。这是一种良性的博弈过程,医疗保障标准一旦提高就不可能降下来,必须每年追加投下去,这样,在医保的质与量上都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业内人士邬先生说。数字表明,目前我国每年用于**医保的财政投入约1000亿元。而据2007年的统计,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人口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分别为70%、50%和30%。
“目前,江苏省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已达75%。随着民间对医疗保障诉求的加强,这个数字不太可能下降,政府必须不断加大投入。”齐骥认为。
不过,也有不同看法。对于如何深化医保改革,一直存在“保质”与“扩量”两种思路之争。如果齐骥倾向于“扩量”的话,那么,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学者委员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师张录法则持“保质”的思路。
在张录法看来,由于我国医保采用了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个人账户承载着积累个人未来医疗资金的功能,因此,动用个人账户的钱,来扩充参保人群的量,是与现有制度设计相违背的,是一种“不公平”的做法。
张录法认为,扩充参保面不应以牺牲目前参保者的医疗质量为代价。“不能让个人账户承担太多的东西,它本来就很弱小,保障参保者的医疗质量已力绌难支,再用其扩充参保人群,如果国家财政投入不能跟上,总体的报销比例必然会有所下降,那么看病贵的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张录法说。“江苏省地方政府的做法,不过是在拿将来的钱,来解决眼前的问题。但未来怎么办,有没有应对之策?令人担忧。所以要扩面还是有其他方法的,比如推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真正困难的人群,国家财政应该兜底,而不应该打个人账户的主意。”
当然,国外“一人参保,家属参保”的模式也不是不能借鉴,但必须重新进行制度设计:采用完全统筹的模式,不设个人账户。并对参保人数进行重新核算,推算出参保人群大概可享受到什么程度的医疗保障。
对于许多个人账户有积余的参保人来说,利用个人账户买一些总额控制的医疗保险,在张录法看来,不失为提升医保质量的一条良策。“保险有放大效应,是真正的长远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