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家儿童医院被挤爆 候诊要等6小时医院限流
http://news.qm120.com2009-10-26 09:44:13 来源:全民健康网
儿爆满 医院无奈限流
两家儿童医院启动应急预案 医生全部停休 卫生局协调其他医院伸援手
原本11月才出现的季节性流感集中爆发情况似乎提前到来了。这两天,北京儿研所和儿童医院里水泄不通。两家医院日门诊量都接近8000人,比平时增加一倍。为维持秩序,医院甚至采取了地铁惯用的“限流”措施——先放一部分号,“歇一会儿”,再放一部分号。有消息说,市卫生局已协调部分医院医生支援这两家儿童医院。
儿研所:候诊至少要等6小时
在首都儿研所初检的墙上,记者看到一行醒目的提示:候诊时间最少约为6至8小时。这似乎更像是变相的“逐客令”,一些抱着孩子来的家长撞见这句话,纷纷离开,更多的家长则焦急万分,抱着孩子冲着初检的护士喊:“我孩子高烧,能不能照顾一下!”后面的家长马上不满:“我们孩子都是发烧的,凭什么照顾你!”一时间,味十足。医院挂号处、收费处、药剂科所有窗口全部开放,仍满足不了蜂拥而至的患者。
据挂号处的大夫介绍,从早6点开始挂号,直到早8点挂号窗口前仍排着5条“长龙”。检验科周六共做检验1300余例,比往常翻倍。贴在检测瓶上的条码都不够用了。检验科主任王洛平不得不放下行政工作,到特需门诊的检验室,亲自顶班。
昨天8点半,记者看到护士台上摆放着两摞厚厚的病历。当班护士张荣华说,一摞是当天的,已经挂了260余人;一摞是前一天挂了号而没来得及看的,有200多人。
煤炭总医院:晚上聚集百余患儿
昨天下午6点,在煤炭总医院的门诊楼里仍聚集着近百名看病患儿和家长。据儿科邵主任介绍,平日只有不到100人的门诊量,这两天一下暴增到260人左右。“我们医院的儿科并不是大科室,平时人不多,现在居然人满为患,可想而知,像儿童医院那样的专科医院肯定爆满了。”医生们议论着。
应急预案
儿研所开启夜班门诊
儿研所副所长杨健介绍说,医院已启动高峰期应急预案,抽调病房值班和在家休息的医务人员到门诊支援,本应休息的22名主任医师全部到特需门诊、专家门诊加班,以应对秋冬季第一轮病人高峰。医院开启了晚间加班门诊,抽调3名行政科室人员支援门诊,4名党政领导带班。很多医生每天工作9至10个小时。
儿童医院分时段挂号
儿童医院门诊量达到了8000左右,就诊人数翻倍,仅内科就比平日增加了1000人。夜间门急诊合并有五六百人看病。为此,儿童医院也启动应急预案,每天增派30名医生支援门诊。
由于二楼候诊区已“下不去脚”,医院尝试采取“分时段挂号”的办法。楼下挂号处在持续挂号一段时间后,“歇一会儿”再放一批号,挂到号的人再上二楼候诊。这样保障了拿到号的人可以分批上楼候诊,减轻分诊处的压力,方便患者有序候诊。
季节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患儿暴增
“病人骤增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儿所副所长王天有说,“一是季节原因。众所周知,北京地区气候变化往往没有过渡期,天气很快变冷,容易引发感冒。而通过诊治发现多数患儿血象不高,以病毒性感染为主。二是许多家长过于紧张,只要孩子发烧,马上就上医院,甚至一天内反复就诊。三是许多幼儿园、学校要求病愈的孩子必须执有医院的诊断证明方能‘复园’、‘复课’,家长只能再带孩子来到医院。”
短时间内患者急剧增加,造成两大隐患。其一是院内交叉感染:每名患儿都有数名家长陪同,人员十分密集,而内科每天有超过70%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是季节性或病毒性感冒,一些呼吸道疾病会经空气或飞沫传播。其二是造成“急诊不急”:孩子发烧往往持续在较高温度,都符合看急诊的指标,急诊病人过多,等候时间长,会严重影响极危重病人的抢救。
晨报记者 徐晶晶 通讯员 班雁萍/文 董一鸣/摄
专家建议
带孩子就诊不要扎堆儿
医生建议家长,不要扎堆儿到病人集中的大医院就诊,往往这些大的儿童医院就诊病人多,等候时间过长,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
儿研所疾控科张宝元主任建议,若孩子出现发烧、咳嗽或喉咙痛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就诊。据以往流感大流行的经验,流行期间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20%至60%,而这些人只有10%至15%需就诊治疗。因此轻症者可用一些抗感冒药在家对症治疗,同时多喝水。如果孩子在5岁以下,且病情较重,或精神不好,应及时到就近医院诊治,就医时戴口罩,以便候诊时减少交叉感染。
专家推荐
其他设儿科门诊的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西城区西什库大街8号
海淀妇幼保健院: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33号
友谊医院: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95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 儿科):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23号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南门仓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