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最后盾牌是道德自律?
http://news.qm120.com2010-10-09 14:17:47 来源:全民健康网
高价买命
有了女儿以后,翟敏把很多的心思,花在家里的餐桌上。
最近,翟敏得知女儿的同学里,有八九岁女孩被诊断为性早熟,这样的消息,更是巩固了她心中的担忧。“鱼是激素喂的,猪是瘦肉精养的,蔬菜里有农药,反季节蔬菜要用激素,真是吃什么都不放心。”
不放心怎么办呢?最初,翟敏在自己小院和阳台上种植蔬菜,但效果却不大好。通过网络,翟敏在上海郊区租了二三十平方米地,一年租金800元。然而,费时费力不说,如果不使用化肥、农药,菜叶长得不好。还得购买蔬菜弥补不足。超市有机蔬菜的价格,是普通蔬菜的数倍,翟敏买回来用一种外国品牌、有除农药作用的清洁剂浸泡15分钟,一丝不苟。
现在,翟敏参加了一家田园俱乐部,会员年费近3000元,翟敏定了2份,也就是6000元,每周两份菜4口人吃不完。算下来,每月蔬菜花费500元。除了蔬菜,肉类一定买品牌的,鸡蛋呢,向一名江苏农妇订购。价钱谈好10元钱一斤,比市场上号称的草鸡蛋贵上三四元。
吃上的贫富差距
赵平人到中年,常常呼朋唤友地驾车下地。在姐妹淘里,她简直就是一个健康饮食的义务宣传员,她宣扬的中心思想是:为了吃得健康,多花点钱不算啥。
赵平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大多数来自她的国外亲戚。“我们家在美国、日本的亲戚回来,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潜移默化中,赵平也越来越不放心国产食品,现在,除了农庄提供的有机蔬菜,其他的食物尽量选购进口产品或者国外品牌。
三聚氰胺等牛奶安全事件后,赵平一家基本把牛奶也“戒”了,偶尔喝一点,要么从国外带奶粉冲调,要么从电视购物里订购进口牛奶。
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件,彻底击溃了很多人对自己辨别能力的自信心。名牌又怎样,“三鹿”曾经也享誉全国;“省优” “部优”又怎样,多少认证给钱就能买。信任崩溃后,一些人只好把价钱看成唯一“靠谱”的标准。“便宜没好货”——这尽管不是真理,但在食品安全无所适从的现实状况中,有一群人宁愿相信。
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协会4年前曾做了一次调查,他们从全市十几个早餐小摊点上买了油条样品送检,结果发现90%以上的油条铝超标,严重的甚至超标10倍以上。铝超标的食物可能引起老年痴呆,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相关部门对永和豆浆、新亚大包、肯德基等大型连锁食品企业抽查的结果显示,这些品牌企业油条铝超标情况很少。
要便宜就吃不到好油条?这听起来是一个可悲的消息,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业内人士介绍说,油条中的铝来自发酵粉中的明矾,市面上已有销售的无铝发酵粉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无铝发酵粉目前的价格要比传统发酵粉略贵,但一旦得到广泛应用,规模效应会让这种发酵粉价格逐渐降低。“问题是,油条摊的事儿,该谁去管呢?”
没人管就自己管吧。既然无法避免吃进各种可疑物质,那就想办法将它们排出来,于是乎,像张悟本一类江湖术士,嗅到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把吃进去的病吃出来”——张悟本的口号直接叩响了民众焦虑的心灵之门。
高价买命是一种无奈之举,价格不应该成为食品安全的拦路虎,再穷的人,也应该有权得到安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