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献血咋就变了味
闫龑
http://news.qm120.com2011-03-11 09:47:57 来源:全民健康网
还有一种形式的“变味”。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临床用血时,原本可以享受免费用血的规定几近失效。“市民在无偿献血后,会得到一张无偿献血证,上面明确写着亲属可以用等量的血。但事实上,如果医疗机构血液紧缺,那么这张通红的无偿献血证可能变得苍白无力。”血液管理专家向记者解释说,这项优惠政策只在血液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医院告诉你没有血,那么即便你以前献过血,也要重新到血液中心或者附近的献血点去再次献血。”
有医生直言不讳地说,在患者急需手术的情况下让家属献血有乘人之危之嫌,还有医生甚至说这是“强盗行为”。“患者家属应该在自愿前提下去献血,而不是在焦虑和疲惫状态下被迫献血。否则,互助献血不仅伤害无偿献血者的感情,更伤了患者家属的身心。”
问题出在哪里
互助献血“变味”,问题出在哪?“我个人觉得政府责任占四成,采供血机构占六成。”一位血液管理专家称,尽管政府每年在无偿献血的宣传方面都有投入,但是力度还不够,社会无偿献血的大环境还欠成熟。“比如说,偌大一个城市,想设立一个献血小屋或者安排一辆采血车都非常困难。在繁华的地方借一席之地办公益事业很难。像北京西单设立的献血小屋,还是该市西城区政府给了很大支持才做起来的。”
互助献血“变味”说到底还是临床用血得不到保障造成的。这位专家称,采供血机构应该按照切实可行的招募指南要求,采取更加积极的招募措施做好应急保障。例如,街头采血车是否全部到位?采供血机构是否建立起稳定的队伍?
有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认为,互助献血“变味”,医疗机构也有一定责任。2009年,某省一项针对199家二级医院和16家三级医院的临床用血情况调查显示,不合理用血比例达到20%。如果能做到临床合理用血,血液供应可能就不会那么紧张,互助献血需求可能也不会这么大。
应建采供血预警机制
问题提出来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哪里?北京医院输血科主任宫济武说,动员家庭互助献血,可以给患者家属发放无偿献血宣传单,或是医生口头建议其在方便时到采血点献血,而并不一定是“一边献血一边放行手术”。他建议建立血液紧缺预警机制,采供血机构一旦发现血液采集储存量下降到一定程度,要及早通知医疗机构。例如,北京市平均住院日为8天,采供血机构应该提前5天通知,以便医疗机构调控收治病人。“保证用血量大的病人及时手术、及时出院,血液库存紧张时,先选择用血量小的病人收住院。”
但是预警也不是万能药,因为临床用血有不可调控的一面。北京积水潭医院ICU主任周宁认为,缓解用血紧张应开源节流,鼓励和指导患者自身储血。所谓自身储血,是指择期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先将自己的血液采集储存起来,手术时将自己提前储存的血液再回输给自己。这样既能够节约临床用血又能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另有专家建议,卫生管理部门要对临床用血进行严格监管,对滥用血液制品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要向社会各阶层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激发公众参与无偿献血的热情,并完善固定无偿献血队伍招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