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史上罕见的卫生运动
http://news.qm120.com2009-09-10 10:13:54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本报记者 陈 飞
关键词:除“四害”
“四害”成员因时而变
“老鼠奸,麻雀坏,苍蝇蚊子像右派。吸人血,招病害,粮食搞破坏。”上世纪50年代末,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这4样动物被编排成歌谣,妇孺皆知是害虫,人人喊打要消灭。
“四害”一词,最早出现在1955年12月的《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一文中:“除四害,即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但乌鸦是否宜于消灭,尚待研究)、苍蝇、蚊子。”
“四害”之中,麻雀被认为是比较好对付的,因而消灭麻雀也是开展最早、最轰轰烈烈的运动。“人山人海挥竿走,敲锣打鼓追着吼。麻雀空中振翅飞,直至累死方罢休。”
到了1960年,麻雀已经被打得差不多了,对粮食生产的危害大大减轻。同时,林木业大发展,虫害问题突出。当年3月,起草《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提出:“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供暖设施、城市管道、办公设备、家用电器等的普及,臭虫越来越少而蟑螂越来越多。蟑螂逐渐取代臭虫,成为“四害”新成员。
亲历者讲述:
“爱卫”迈向目标管理
抗美援朝时期,为了应对侵略者意欲在我国东北、青岛等地发动细菌战,发出了“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的伟大号召。1952年3月,政务院(后称国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领导反细菌战,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3年,各级防疫委员会改称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将卫生与爱国联系起来,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全国爱卫办原副巡视员说。当时,全国党政军民学,上迄耄耋老人,下至中小学生,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入气势磅礴的群众卫生运动中。国际科学委员会(法、英、意、苏等国科学家为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争事实专门设立)派代表来中国调查后作出的报告认为:“中国正在进行着一个伟大的运动,以促进个人和社会卫生。这样规模的卫生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未有的,使得由于传染病而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大为降低。”
“‘爱卫’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不断丰富。”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细菌战,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除“四害”,发展到60年代的“两管五改”(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爱国卫生运动迈入了历史新时期,工作方式也从“一般号召”逐步走向规范化的“目标管理”。
延伸阅读:
卫生村镇 健康城市
●上世纪80年代末,卫生城市和卫生村镇创建工作应运而生,并成为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新品牌。截至目前,全国爱卫会已经命名了108个国家卫生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6;另外,还有28个国家卫生区、377个国家卫生县(镇)。
●1989年11月14日,《中国日报》报道,河南省虞城县卫生防疫站宋乐信工程师发明了一种双瓮漏斗式厕所,在中国中部引发了一场“厕所革命”。第二年,“厕所革命”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
●1997年《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确定了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工作任务和目标:在农村,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带动环境卫生的整治,促进卫生村镇建设;在城市,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城乡都要开展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活动;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004年,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农村改厕项目开始实施。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9.72%。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15.665亿元,在全国建设411.37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确保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2.64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十一五”末普及率达到65%、“十二五”末达到75%。
●各地将在“创卫”基础上,稳步、积极开展建设健康城市(区、镇)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