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婚族 时尚悄然兴起
http://news.qm120.com2009-09-14 09:57:12 来源:全民健康网
[提要] 自古以来,婚姻一直都是备感“光鲜”的事,然而现在的都市里兴起了“隐婚族”,部分人出于生存需要或其它考虑,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在公众场合保持着单身形象。社会学家称,“隐婚”是种危险游戏,长期“不在婚姻状态”的心理暗示会减弱家庭责任感,可能引发婚姻危机…[你是隐婚族吗?]
网友“潇湘夜雨”发帖“坚持不做隐婚族”引发网上热议
“隐婚”是一种危险的游戏
李莉
当都市剩男剩女还在为理想对象而发愁的时候,当“不婚族”的话题还在被白领、精英男士们热议的时候,一些已婚**却悄悄当起了“隐婚族”。自古以来,婚姻一直都是备感“光鲜”的事,为什么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婚姻竟成了众人争相隐匿的“心结”?最近一个帖子关于“隐婚族”的话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隐婚族”悄然诞生
一位叫“潇湘夜雨”的网友近日在论坛上发帖宣称自己坚持不做“隐婚族”,引发了网友的关注。
她在这个名叫《一个80心声:坚持不做隐婚族》帖子里,诉说了她所遭遇的职业歧视。她自认为自己的能力对所应聘的职位绰绰有余,但却一再被拒绝。每次去应聘面试者常抓住她的孩子问题不放。亲友劝她干脆当个“隐婚族”算了,但是她认为结婚是正大光明的事,何必要做偷偷摸摸的隐婚族?
网友“潇湘夜雨”的遭遇并非个案。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本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随着现代社会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部分人出于生存需要或者其它种种考虑,刻意隐瞒自己的婚姻状况,在公众场合保持着单身贵族的形象。他们藏起婚戒,从不在办公室打亲昵电话,总是一个人开车回家,热衷于参加各种聚会,这些人自称是快乐的单身贵族,却避谈感情婚姻,平时与异性关系热络,可是私下却不会保持联络。对于这一族群,网友们称他们为“隐婚族”。据了解,“隐婚族”也被称为“伪单身”,他们年龄大多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其中以女性居多。“得到了一棵树却可能失去整片森林”——对比已婚者,单身始终会带来一些优势。有更多的自由,交友机会多,选择机会多。当下,隐婚成了许多都市**婚恋中挥之不去的“心结”。
假装单身为哪般
曾有媒体进行的一项“隐婚调查”显示,对于“隐婚”现象,52.5%的公众表示可以理解。大部分“隐婚族”并非想象中“风流”,而是因为社会与职场上的压力,不得不回避婚姻话题。在调查中,关于隐婚的原因中排名靠前的两项“为保住饭碗,求得事业更好的发展”、“社交恐慌,害怕被排挤在社交圈之外”均来自于职场。不少网友对自己的“隐婚”状态很坦然,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坦陈,自己“隐婚”的原因除了职场的激烈竞争以外,还希望与朋友、同事保持婚前的融洽关系。
网友“niuniu625228”认为,现在的“隐婚族”大部分是社会使然。尤其对女性,大部分企业、单位不愿接收已婚的女性,借口是结婚的女性事儿太多。结婚的女性要想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时候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婚姻事实。
“现在的职场上有潜在的竞争法则,人们一旦贴上婚姻的标签,竞争力往往大打折扣,所以一些已婚人士选择了‘隐婚’。‘隐婚’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策略。隐去已婚的身份,换来的是自由的空间、公平的机会、上司的青睐以及异性欣赏的目光。”网友“MISS张”一语道出实情。
免去麻烦也是“隐婚族”的原因之一。网友“橙鲨”说,“我只打算告诉双方父母和最重要的几个朋友。现在工作压力大,告诉大家,肯定是一大堆人大老远来办个婚礼,不仅麻烦还资金浪费严重,干吗要这么辛苦?”
“结婚本来就是个人隐私,说与不说一个样,没必要拿出来大声地炫耀。”网友“常磊”则很不习惯公司里打探别人感情史的人,因此干脆隐婚以求耳根清净。
“隐婚族的成因有很多。就像是‘恐婚’,有一些年轻夫妻不愿意在心理上承认自己已婚,害怕承担婚姻的责任。还有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真实婚姻状况是由于婚姻不幸、变故或者有不光彩的原因。而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用人规则成了催生‘隐婚族’的客观原因。”婚姻专家宇说。
“危险游戏”不宜玩
对于“隐婚”现象,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网友“潇湘夜雨”就是宁愿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当“隐婚族”的代表。这部分网友认为隐婚隐去的是婚姻的神圣性。
“这是婚姻吗?”网友“JOJO”有点接受不了。“不是咱特传统,而是觉得,婚姻不就是为了一个名分,一个约束,一个责任吗?非公开化,那是否也意味着将来离婚也方便了很多?难道大家都静悄悄地结,然后静悄悄地离,挥一挥衣袖,不惊动一个人?”
也许“隐婚”还可以争取到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的“同乐”空间,但是,置对方的感受于不顾,不许对方送行,不许对方通电话,甚至多日不与孩子见面,这种“地下”般的婚姻生活,怎不易发裂变?孩子的生活又岂能健全?“内忧”的同时还要防止“外患”,因为随时有被同事或朋友揭穿谎言、暴露身份的可能,因为“伪单身”而极易引发,如此“隐婚”又怎能做到隐而不昏?网友“Ylang”抨击道。
网友“爱的谎言”说,“结婚后享受婚姻的确可能忽略其他人,但并不代表就此将‘抛弃’朋友,主动跟朋友保持联系,多跟他们的生活靠近,同时发展新的朋友,这些都可以改变‘隐婚族’的心理恐慌。”
针对“婚姻属个人隐私范畴”观点,网友“艾里克斯”反驳道,在中国,婚姻从来不仅仅属于个人的,它涉及你整个社会关系圈。如果刻意隐瞒,引起别人不必要的关注,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客观上有可能对他人造成精神上的伤害。
网友“江远”则指出,别有用心的“隐婚”应予以谴责,出于事业目的或个人因素的“隐婚”则无可非议,但这只是向更好情感过渡或职场竞争的一种方式,决不能作为永久的归宿。他建议“隐婚”者必须在爱人充分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在与同事、领导、客户相处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要给未婚人士有追求的可乘之机,否则因此影响了夫妻感情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