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医院出现“马扎族” 终日排队只为专家号
http://news.qm120.com2009-11-12 17:17:43 来源:全民健康网
在熙熙攘攘的省立医院四楼挂号处,有一群带着小马扎的女人们。她们自称为“马扎排号族”,为了能挂上专治不孕不育的专家号,圆一个生子梦,她们长期守候在此,有的甚至长达一年多,看病难的艰辛几乎被她们演绎到了极致。近日,记者以求医者的身份走进她们的世界,短短两天里体味着她们的艰辛和“苦中作乐”。
网上预约已排到明年
采访时间:11月8日下午2点
挂号处窗口“李克勤号码已挂满”的通知基本上天天挂着,网上预约则排到明年6月了。即使排上号,还要继续守候,有时要两三天。
一个月前,26岁的刘蔓开始到省立医院中医科看李克勤的专家号,每周她都要来复诊,而为了挂上李大夫的号,她得提前一两天排队,陪伴她的,是个麻绳的小马扎,上面用胶带粘着一张白纸,写着所挂专家的名字、问诊时间以及所排号码。
跟她在一起的还有十几个女人,她们要挂的都是该院中医科李克勤的号,治疗不孕不育病的。
当11月8日午后2点多,记者来到此处时,挂号处的窗口已经挂出“李克勤号码已挂满”的通知。刘蔓告诉记者,这个通知基本上天天挂着,因为当天的号码头天就已经“排”没了。
“现在只能排明天的号。”她查了一下靠近墙壁排放的马扎,说明天的也已经排到25号了,赶紧排上吧。因为李克勤除了周日外平时多数只看30到40个号。随后她让记者把名字写在一个马扎上,“这样你就是26号。”
排上号,还要继续守候,有时要两三天时间。旁边的李玲说,一旦离开号码就不管用了,别人可能把你的马扎扔掉。因此,必须在下班后把排好的马扎拿到一楼门诊大厅,然后再在第二天早上5点左右把马扎提上来继续排。然后等到11点左右,正式提着马扎排队,等待下午1点半挂号处放号。
因为排号,这里经常引发争斗。“中午11点左右,有几个人打起来了。”李玲说,谁都想先看,谁都想抢最后一个号,8日是周日,李克勤原本是看40个号,但由于打架事件,李克勤多增加了10个号。
即便如此,小贤还是没有挂上,她恰好排在51号。“本来号码挺靠前的,主要是不想挤,当时争得那个激烈,挤在一起,谁都不松手,都快出人命了,我想算了,等明天吧。”
很多人都试过预约挂号,但李玲说,李克勤的号已经网上预约到明年6月了。而通过电话预约,总是占线,偶尔打通了也是已经满号。只有枣庄市的一位女士成功预约过一次,据说是两个家人同时用四部手机连续拨打了半个多小时。
婆婆替儿媳来排号
采访时间:11月9日凌晨5点
排在一起的,谁来得早,谁就帮着把马扎提上来,大家都不容易,相互帮点忙。看病的妇女很多来自农村,“很怕回家时别人问有了没。”
9日气温骤降,但记者凌晨5点多赶到四楼挂号处时,已经有十几个人开始等候了。写着记者号码的那个马扎被德州齐河的秦阿姨提了上来。她是替儿媳排队,两天前开始排,排在18号。
号码挨得近,就互相关照,这是不成文的规矩。“排在一起的,谁来得早,谁就把马扎提上来,否则被人扔掉的话,头天的号码就白排了。大家都不容易,相互帮忙,减轻一些负担。”
秦阿姨从老家赶过来,不到4点就跟老伴骑摩托车出发了,“冻得要死。”医院四楼后面的窗户坏了,直往里灌风,她起身用力拉了半天,无济于事。她重新坐在马扎上,裹了裹身上的棉袄,缩了缩脖子。儿媳和儿子都有工作,排队就成了她和老伴的工作。
6点之后,人陆续多了,刘蔓带着一身寒气过来,说昨天半夜才熬完药喝下去。她来自临沂,暂时住在婆婆打工的学校里。刘蔓结婚两年多,一直怀不上孩子,这让全家人焦急万分,她的压力更大,在农村,像她这么大的女人,多数已经生育,“很怕回家时别人问有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