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烟草利益致部门博弈 中国承诺恐失信于世界
http://news.qm120.com2010-05-26 10:08:32 来源:全民健康网
尴尬外援
外国药企捐助中国控烟
拥有呼吸科名医钟南山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从2008年起设立“戒烟门诊”。清一色的专家出诊,病人却少得可怜。
“一个下午才有一两个病人,现在多一些了,也只有10个左右。”钟南山院士的高徒、广医一院呼研所副所长陈荣昌教授叹了口气。
据介绍,广州男性吸烟率高达60%,女性吸烟的比率也有22%,但医院针对300多民展开的调查却显示,仅有4%的人有计划戒烟,10%的人考虑戒烟,70%的人没有戒烟愿望。
3.5亿的烟民,这个庞大而坚固的数字,让很多人相信“控烟对于中国人来说,太超前了”。但也有不少烟民认为,他们想戒烟,又苦于没有途径,“中国辅助戒烟手段配合远远不足”。
其实,中国不是没在寻求“尼古丁替代”方面下工夫。
一年多前,中国控烟协会力荐国产“如烟”,使其“红极一时”———它被标榜为“通过现代微电子技术实现气流感应、模拟烟雾、模拟烟气温度、随时待机等高科技人性化功能,同时令吸烟者在吸入雾滴的同时,感受到同吸食传统一样的欣快感,从生物角度人性化地模拟了吸烟的整个过程”。
但这场号称“健康控烟的革命”却在三四个月后黯然结束,“如烟解决了焦油的问题,但尼古丁的问题仍存在。要知道,给人体带来危害的不仅是焦油,电子点燃尼古丁的危害无法衡量。”黄晓军说。
跨国药企的手也已伸了进来。据中国控烟协会有关负责人透露,成立了20年的这一协会每年只能从卫生部拿十余万委托费。如此浩大的控烟工程,政府投入太少,而只能依靠外援———海外公益捐助,较为突出的是辉瑞基金。
作为“利润相当于中国近5000家药企利润总和”的美国“药企巨人”,辉瑞对中国控烟事业的热忱值得玩味。
“辉瑞的(酒石酸伐尼克兰)是目前效果最明显的戒烟药之一。”有专家透露,已“稳坐”卫生部门的戒烟门诊首推戒烟药的“交椅”,“尽管贵了点,3个月1疗程2000多块钱。”
“这和商业利益脱不开关系。但政府对控烟的投入不够,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黄晓军认为,“外援”的插手是尴尬的事,因为在中国这一全球第一大烟草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潜在的第一大戒烟市场。据制药业市场调查公司IMS前年预测,这个数字高达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