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吞针接受217项检查 医院称是落实卫生部规定
http://news.qm120.com2010-06-18 14:06:37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中山一院急诊科主任廖晓星教授认为,如果小孩没什么其他问题,类风湿因子这项倒是“可以不检”,医院在管理上应该更细化一些,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适当增减项目。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也表示:“如果5岁的孩子有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密切接触史,检查就是应该的;如果不是,可能就会引起质疑。”
龚四堂介绍,所谓的217项检查其实只有73项,“我们是落实卫生部的相关规定,让病人明明白白交钱,所以把大项化为很多小项目。”龚副院长举例说,一个肝功能检查,可能就会细化为20多个小项。
尽管如此,龙青松认为,医院错在检查前没有解释清楚。
应该告诉患者:“为什么要检查这个项目,有没有必要检查这个项目,不检查会有什么副作用,检查了又有什么好处。”
“套餐式”检查
病人疑“被付费”
看着医疗清单上的检查项目,龙青松总有一种“被宰”的感觉。一个小孩子吞了异物,对于医院来讲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竟然搞出这么多“套餐”检查。他说,医院这种全套式的检查,就好像进餐馆吃饭,点了这样菜,就必须连带点另外一道菜。“医院这种‘套餐式’检查是为了规避自己的医疗风险,却由我来埋单。”龙青松说,“我感觉花了冤枉钱。”
一个5岁女孩要检查梅毒、艾滋和类风湿因子。记者采访的不少广州市民认为,这难以洗脱医院借检查之名“捞钱”的嫌疑。
记者调查发现,长长的医疗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检查明细,让大多数病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同是在这家医院,来自广州的陈带着3岁的儿子做了个胃镜检查,检查项目有30多项,“我也不了解为什么要做这些项目,医生也没跟我说清楚,我也听不懂。”
“我就知道医院抽了9管血,我不知道查什么,也不懂,反正一天下来就花了1900多元。”病人李说。
一些医院称,“套餐式”的检查可以了解病人的整个身体状况,从而有效地对症下药。然而,面对看不懂、弄不明的医疗清单,曾在广州妇幼医院住院的李大姐说:“医院开这些单子让我都蒙了,他们是否背后动手脚,乱检查,多收费,我根本就不知道。”在看不懂的医疗清单面前,信息显得“不公开、不透明”。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这种大而全的“套餐式”检查中,如何防止医院在检查项目上动手脚、捞钱牟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杜绝乱收费
呼吁单病种付费
在龚副院长看来,5岁女孩入院实际进行的73个大项的“套餐式”的检查,“是根据临床路径订出来的。”作为引介临床路径的早期学者之一的李庆功认为,“临床路径是为了防止医生随意检查而推出的,可以降低医疗成本。”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临床路径却出现了与设计者预想目标相左的情况。
既要为病人治好病,又要防止医院乱检查多收费,廖新波认为,需“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模式双管齐下。有关专家认为,单病种付费模式就是明确规定某一种疾病该花多少钱,从而既避免了医疗单位滥用医疗服务项目、重复项目和分解项目,防止医院小病大治,又保证了医疗服务质量,而且操作十分简便。
廖新波认为,疾病的治疗诊断,就医生来讲,既要按照“临床路径”的规范,也要运用个人的临床经验来判断病人是否需要进行哪些项目的检查,而且应该明明白白地告诉病人或其家属。这既是医生的医术,更是一个医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