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统计改革方案将出台 10月向公众征求意见
http://news.qm120.com2010-09-13 10:21:05 来源:全民健康网
数月下来,房价没有摁下去。于是,“二次调控”的呼声再起。在某种意义上,楼市调控目前进入到一个节点阶段。对于当前的楼市,市场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全面回暖,一种认为只是假性回暖。对于调控前景,有人认为**应继续加码,彻底打消市场一直存有侥幸的看涨预期,也有人认为**无需加码,只要现有**发挥八九成功力,高房价就会缴械。因此,是静待**进一步发酵,还是将**加码,成为市场最为关心的话题。
正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充分发挥现有**的效力和出台新的调控**,都属两处闲愁,其实对应的都是“楼市调控”这一种相思。两者的主张殊途同归,都认为楼市调控不能在进入博弈深水区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我们当前更需要的是已出**的落实情况,而不是出台更新更猛的**。我们知道,4月17日出台的“新国十条”是一套**组合拳,不过,人们往往只盯着差别化房贷**这一点,而忽视了其他,比如问责,比如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这些其实都没有完全落实,如果没有落实,继续出**也是虚晃一。
调控的效果不如预期,一方面是开发商基于过去的历史经验以及较为充裕的现金流“死扛”,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流动性充沛,没有更好去处的游资总是伺机再“抄底”楼市,于是我们看到,调控论调稍稍松缓,市场的方向预期就甚嚣尘上,导致相当多的观望者对**的效力将信将疑。同时,市场缺乏一锤定音的声音,今儿某部委下属的一个研究单位的人员对着楼市发表一番见解,明儿某大学的教授、专家对着调控说个一二三,统计局和各类中介机构的数字满天飞,所有人都不知道楼市将向何处去,貌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二次调控”当然听着比较“生猛”,比如收紧开发商的预收款和向银行申请的开发贷,以及一直停留在传说中的“房产税”,但毕竟调控的目的是想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另起炉灶。我们知道,传统上“金九银十”就是楼市销售旺季,因此销量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属于正常。数据显示,此次销售回升的态势并没有超过调控前的水平,整体上仍是处于一个低迷中的增长态势,价格也并不是报复性的反弹,环比并没有出现上升。因此,当前并不需要着急上火地加码调控**,除非出现暴涨,再将储备的**抛掷出来,时机更为恰当。
其实最重要的是,楼市调控基调只要毫不动摇,无论现阶段**是否加码,都不会让房价再度上演2009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