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万象 >> 正文

这只要命的“蜱虫”轻而易举地咬碎了农民的梦

http://news.qm120.com2010-09-15 10:04:3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社会万象 蜱虫 农民

  其中就包括无形体细菌。起初,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认为,这些村民的死亡是由无形体病所致。

  看起来,这是一种漂亮的细菌,在生物显微镜下,它们就如同紫色的桑葚串。传染病防护所媒介控制室主任刘起勇更愿意用“水滴”来形容无形体,因为它只有细胞膜,没有细胞壁,“装在盒子里就是方的,装在杯子里就是圆的,无形体很软,能够塞进细胞的任何空隙”。

  这种“很柔软”的细菌,却可以击垮人体内最坚固的防御——它们专门侵袭末梢血中性粒细胞,这种细胞本应是“保护人类免受感染”的盔甲。

  早在4年前,徐和他的同事们就在安徽省发现了中国第一例“蜱传无形体病”的病例。

  直到今天,徐仍记得那是一个50岁的女人。她家住广德县,在贩卖野兔时被蜱叮咬。仅仅过了十几天,2006年11月4日,她因高烧、吐血被送往当地医院,并被诊断为具有相似症状的出血热。但药物并没能延长她的生命,第二天凌晨,农妇不治身亡。

  但笼罩在她身上的“诅咒”并没有消散,反而更加嚣张。仅仅就在病人去世后的几天,曾经治疗或照顾过她的两个医生、两个护士和5个亲属,先后出现头痛腹泻发烧等症状。

  这种快速而残酷的传染方式,并不符合出血热的特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从北京赶到这里。他们发现,眼前的敌人十分陌生。3个月后,研究人员在患者的血液中找到了无形体的核酸,并由此确定这是一场由人粒细胞无形体引发的灾难。

  但国际学术界却难以接受这一点。这种1994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被首次报告的疾病,此前从未出现过“人人传播”的病例。

  这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学术论证。“我们做了一切可以做的实验。”徐回忆,所有数据都显示,这一串病例符合美国疾控中心对这种疾病定下的标准。在安徽病人离世两年后,这个21人的研究团队撰写了一篇题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院内传播》的论文,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上。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站长统计
{/cms:show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