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式圆明园”无奈躺破仓库
http://news.qm120.com2010-10-18 15:10:58 来源:全民健康网
使用大量珍贵木材名石
阚三喜,男,1949年生于上海,教师,曾任万博文化城微型古典艺术馆馆长,特艺委员会高级工艺师,中国文物学会和全国收藏委员会理事等职。他自幼酷爱雕刻艺术,酷爱古典文学,特别对古代园林艺术情有独钟.其父曾将珍藏多年,出版于1928年,仅印刷200册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线装本传予他。因此,将“圆明园”搬上雕台,一直是他数十年来的最大愿望。
“阚三喜是一位艺术奇才。木雕、竹雕、石雕,乃至浇铸青铜器、烧制陶器样样在行。他只要随便做点家具,或是小件的艺术品都可以收入不菲,但他却把时间都投在这些可以说是没有市场的作品上。 ”杨浦区文化馆负责人说。阚老师一直表示,不图什么,只求把圆明园的风貌留存下来。
一组数据或许能证明这一无价之宝的价值。 1996年起,阚三喜着手动工创制 《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聘请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充当下手,前后经历10余年。共用去紫檀木、红酸枝、瘿木、绿檀、黄杨木等珍贵木材近60吨,寿山、昌化、青田、巴林等名石近5吨,这在红木雕刻史上极为罕见的。
除了雕刻,阚三喜还花费大量时间收集史料、钻研古籍。 但凡国内能看到、借到的有关圆明园的书,他都去看了、借了。一些清代档案史料和古建筑书籍,他也浏览了不少。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颐和园、苏州狮子林、海宁安澜园、江宁瞻园、承德避暑山庄、杭州西湖等风景名胜之地,更是不知去了多少回。阚三喜笑着说,曾有投资方在圆明园题材电影拍摄前,力邀他参与影视城设计建造,被他婉言谢绝。
遗憾:作品大部分时间被装箱打包
“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展出的是圆明园鼎盛时期,阚三喜则称这一作品也代表了他的鼎盛时期。“现在有些重的东西已经不好提了。”阚老师说,他最自豪和骄傲的是 “四大件”。
除了“圆明园”,这四大件作品还包括:大观园、清明上河图、中华世纪明珠。其中 “大观园”荣获首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有2000条形态各异的龙及56个民族图饰的“中华世纪明珠”雕刻作品则浇铸成青铜,于1999年9月8日落户北京人民大会堂正门大厅。
“大型作品存在一个收藏的问题。 ”阚三喜说,除了中华世纪明珠,其余作品都由他自己保存。除了偶尔展出,大部分时间都被装箱打包。目前《清明上河图》被锁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中,而“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在展出后便放置在军工路一间仓库内。
“今年北京有个活动曾想邀请我带作品去,但运输、安装、安保都挺成问题,遗憾未能成行。别小看这些箱子,‘全景式巨型立雕圆明园’够装两火车皮。 ”阚三喜说,如今他最大的心愿,是为“圆明园”找一个永久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