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天价采购门”年底为何频现?
http://news.qm120.com2010-12-30 09:24:17 来源:全民健康网
专家分析
年底突击花钱易致腐败
从抚顺市财政局采购iPod Touch4当U盘到乌鲁木齐一区法院采购高价按摩椅,年底突击花钱事件近期频频上演。对此,有专家直言,年底突击花钱极易导致行政机关内部腐败。
公众对年底突击花钱有担忧
日前,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全国财政收入5840.69亿元,但11月财政支出10599.64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4249.71亿元,大幅增长66.9%。一个月财政支出暴涨66.9%,再次引发了公众对年底突击花钱的担忧。
尽管有关部门每年都表示要坚决制止年底乱花钱,但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没有任何地方或部门因为年底花钱违规而受到处罚。
“年底突击花钱,行政成本很可能被无度使用,实际上很容易造成行政机关内部的腐败。因为留存了大量资金,有些人就想方设法把行政经费变成个人经费或者是小集体的经费来用,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政府法治研究院教授王敬波分析说。
监督不力致“天价采购门”频发
王敬波指出,“现在虽然有审计监督,但是审计监督有时候很难对行政机关的经费该不该花、花到什么程度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在实际工作中,有一些钱是不该花的,但一些行政机关在年底突击的时候也会花出去,这说明整个财政经费的监督还不完善、不够有力。”
预算公开是治本之道
王敬波认为,近年来我国行政成本的迅速膨胀,在一定程度上为年底突击花钱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预算公开才是治本之道。
“我们一直在强调预算公开。实际上,目前整个体制的监督很乏力,而且体制内很多都是内部自我监督,很难控制得好。如果把不同的行政机关的行政经费都公开,就会把行政成本运作的控制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王敬波说,“可以想象,如果有两个部门的工作性质类似或者工作职能相当,但是这两个部门在人均的行政运作成本中差距非常大,就会引起公众的关注,相信这也能给行政部门形成一种外部的监督。” ■文/综合《法制日报》、《南方都市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