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六周“脱瘾”感动母亲 改变父子危机
http://news.qm120.com2011-01-04 11:00:22 来源:全民健康网
母亲觉得小南也变了,“以前十回能有八回不完成作业。这回回家先写作业了。”
“他通过课程意识到不应该成为电脑的奴隶,他的生活重心应该是学习。”刘朝莹透露,按照戒除网瘾的干预计划,在第一节课的“再定义”环节,让孩子看到网游消极的一面,让家长看到积极的一面。他们不仅让孩子试图改变生活重心,而更多的是让家长理解孩子的行为。
名次提高 信守承诺
昨天的最后一课,母子俩迟到了。“是我迟到的,我受罚。”胖胖的小南背起母亲,在屋子里转了一圈。
“我特别感谢这次课程,变给了我一个好孩子。”在回顾环节,小南的母亲有些激动,从第一节课后,小南和父亲的关系就开始发生变化。“父子俩脾气都不好,以前经常冲突,但自从上课以来,孩子一次都没挨过打。”
小南母亲说,第一节课后,就发现儿子回家先写作业了,问他为什么不上网玩儿了,他说,“突然觉得网游没什么意思。”
因为家庭情况,小南不能像一些家庭宽裕的孩子一样参加课外辅导班,因此,小南就抓紧一切课余时间,找课任老师辅导。“人家下课上厕所的时间,孩子都跑到老师办公室问题。”小南母亲说,孩子表现好了,老师最近非常关注他,督促他学习,老师的重视也给了小南很大激励。
在此前的第三次课上,母子俩在课程上定了份契约,他们通过商量制定目标及奖励,由在坐的其他成员签字见证。
小南许下承诺:周末按时做完作业,奖励上网两小时;第二,学习成绩上升奖励一部手机。母亲当场答应。
而随后的期中考试,小南拿到了全班11名的成绩。小南母亲说,刨去并列的,儿子成绩应该是第七。“把我们夫妻俩高兴坏了,他爸赶紧给他买了个手机。”
“他爸改变最大。”小南母亲说,上上周,当她心情不好想教训小南时,还被他父亲拉了回来,“他说是我的错,应该跟儿子道歉。”丈夫这一小小的反应,却让小南母亲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脾气不好的他从没这样过。
刘朝莹认为,小南父亲原本是家里的最高权威,但现在,他逐渐将自己摆在了公平的位置上。
课程最后,按照方案设置的环节,刘朝莹让每对母子、母女对坐,拉着双手,看着对方的眼睛说,“感谢你为了我……”“为了家庭的温暖,我愿意做……”
母亲拉着小南,贴近他的脸,说,“感谢你今天为我盛饭、端饭……为了家庭的温暖,我什么都愿意为你做。”
小南说,“感谢你为我做这么多……为了家庭的温暖,我愿意少上网玩游戏,认真学习。”
在这堂课上,几乎每个活动,每个环节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