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挤满医院输液室
http://news.qm120.com2011-02-16 09:32:27 来源:全民健康网
危害:最重可危及生命
记者上网查找资料了解到,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其中,每年约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保守估计,每年我国最少有10万人在输液后丧命。
事实上,深圳每年因输液不当去世的人不在少数。2010年11月23日,《深圳商报》都市新闻头版刊登《女子感冒打点滴蹊跷身亡》一稿,报道了正准备踏入婚姻殿堂的小静(化名),由于得了流行性感冒,输液后因药物过敏导致死亡。
针对输液的危害,被誉为“打假斗士”的方舟子曾于2009年12月25日在《健康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科普文章,其中提到,一般来说,有口服、打针、输液等至少三种给药方式治疗感冒发烧症状,在几种给药方式中,“打点滴最危险”。无论是输液前未做无菌化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还是输液时溶液的稀浓、输液的快慢,都可能给人体带来危害。轻则出现不良反应,重则危及生命。方舟子认为,只有在患者严重脱水、无法进食,或所用药物不能口服或打针(肌肉注射、皮射)的情况下,病人才应该将输液作为治感冒的首选。
提案:规范输液用药方法
在不久前的深圳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吴长文和李榕联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加强医院门诊管理,减少感冒病人“打点滴”。提案指出,包括深圳在内的各地医院门诊,打点滴的场面蔚为壮观。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医院缺乏严格管理,部分医生受经济利益驱使,动不动就为患者输液;二是目前国内医患关系紧张,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导致感冒病人为追求治病快,坚持选择输液治疗,而这一错误的观念又得不到及时纠正。
两位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深圳应严格规范输液的使用范围,从节省医疗成本和安全考虑,应该是药物能口服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提案还建议,市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对医院输液进行规范。两位委员认为,要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医生病人间的相互信任,改变由于缺乏相互信任造成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