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卫生服务:“小细胞”撬动“大医改”
何方
http://news.qm120.com2011-08-01 11:07:13 来源:全民健康网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街道八区3门7号有位叫孙宝仁的80岁老人,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多种老年疾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经常跑医院,就像逛菜市场一样。”
然而每月下来,仔细一算,老孙头却只花了不到100元钱。前几天,他还与劲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下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合约。以后,社区医生会定期上门进行健康指导、测血压和体检。
到处在喊“看病难、看病贵”,老孙头的事儿似乎有点儿让人称奇看病一不夜半三更去排队,二不托门路找医生,三不花大钱跑冤枉路,这可能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医疗卫生改革中,北京走出了一条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小细胞”撬动“大医改”之路。2010年,该市基层社区医疗机构诊疗量达6000万人次,是三级医院本地居民门诊量的2.4倍,到基层就诊患者的比重从2006年的5%,提高到目前的42%,数量是2006年的10倍。
曾经的尴尬:
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
事实上,早在1979年,北京市就开始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的路子。但由于措施不到位,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人们对社区医疗水平信任度仍然不高,认为其设备简陋、医务人员素质低,是个“摆设”。当时,在市民中流行一句顺口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
朝阳区劲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建东就曾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有患者对他直言:“小病治下来也不便宜,真有大病你们治得了吗?我还不如直接去大医院看呢。”
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这就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出现,且有加剧之势。
劲松社区60岁的孙正义阿姨告诉记者,前几年,她因“甲状腺功能低下”到附近一家大医院就诊,“早上4点半就起床排队,好不容易等到了专家门诊,结果大夫就说了两字:"观察"。”
而另一方面,北京的大医院也叫苦不迭。以西城区为例。该区德胜街道有13万人口,但除了一个部队医院外,没有其他政府办的医疗机构,而医疗需求却急剧增长,导致了大医院不堪重负。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顾湲分析认为,对于一座城市而言,社区卫生站、二级医院、研究型的三级医院这个服务网络应该是“正金字塔”结构,绝大多数病人应在社区卫生站接受诊断。但当时这一金字塔是倒置的,大多数人将三级医院作为自己治病的首选,结果病人数量远远超出了三级医院接受能力,造成了看病难。同时,这又使得政府向医院的投入,2/3都放在三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难以“吃饱”。
因此,2006年召开的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一针见血地指出:群众看病为啥难、为啥贵?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任度不高;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防、保健功能弱化,公共卫生功能尚未充分发挥;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没有形成;四是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不合理,以药补医、以医养防现象比较突出……
会议提出,医疗卫生改革,就是要从“小”入手,而这个“小”,就是最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点,通过它们走出一条用“小细胞”撬动“大医改”之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社区医生“吃上皇粮”
药品零差率让百姓得实惠
社区卫生改革,拿什么开刀?首当其冲的,便是实行药品零差率。
2006年年底,北京市卫生局宣布了当时在全国尚无先例的举措全市26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常用药全面实行零差率销售,312种药品由政府统一采购,统一按购入价出售,取消15%的加价率。
“阳光”的进货渠道、物美价廉的药品,把很多过去起大早到大医院排队挂号的慢性病人留在了社区。一年前,社区的门诊量在全市门急诊总量中所占比例还不足10%;一年后,已经有1/4的北京市民看病首先奔社区医院。
家住西城区白纸坊的退休教师郭宝林大爷是多年的老病号了,降压药、保肝药、预防供血不足药,每天都得吃上一把。以前他看病从来都奔大医院,自从社区药品实现了“零差率”,除了有一种治疗焦虑的药社区不能开,其余的药他都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买。
郭大爷告诉记者,“刚降价那会儿,我还有些担心,拿着社区低价药跟大医院的药仔细比,结果,除了包装上字号大小不一样以外,其余都一样。现在,连包装上的字号都一样了。”细心的郭大爷算了笔账,一年药费差不多比以前节省了近1/4。
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也就是改革后仅一年,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平均每次门急诊药费从原来的近百元降到66.47元,降低了近30%,当年向患者让利约4.6亿元。
药品降价,老百姓当然叫好。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社区医院药品收入的锐减。
“别看病人比原来多了,可我们2007年的药品销售额却从原来的25万元左右,降到现在的10多万元了。”白纸坊胡同社区服务站的医生说。但言谈间,却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