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资讯
  • 医院
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新闻专题 >> 医改 >> 正文

山西太原:城区基本实现十五分钟“就医圈”

http://news.qm120.com2009-07-31 10:14:50 来源:全民健康网

关键字:医改

  公立医院放下“架子”牵手社区

  中新山西网7月31日电 从坐车半个多小时赶到城中心的公立医院打针,到步行15分钟在家门口的社区服务站挂盐水,如今,太原人的看病经历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区已基本实现15分钟就医圈。“小病进社区,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年上半年,仅迎泽区解放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接诊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24%。近年来,我市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誉度和服务水平,通过采取公立医院与其“手牵手”、科室“一对一”、人员“面对面”等方式,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技术支援、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困难。截至7月29日,全市27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已有250多个接受15家公立医院的对口援助。

  知名专家坐诊社区

  在省城各大医院的门诊、急诊中,有半数以上是可以在社区解决的小病和常见病。这些小病和常见病都挤到了大医院,不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也是导致群众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引导小病进社区,我市于2006年出台了《城市医疗机构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方案》。根据该实施方案的要求,山医大二院、市中心医院、省人民医院、山医大一院、市中医医院等各支援医疗机构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选派知名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以分期分批、定期轮换形式开展援助工作。2008年,公立医院专家进社区坐诊2402次,举办健康教育讲座492次,慢性病指导13381人次。

  医技培训送到“家门口”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人才匮乏的问题,我市采取了各支援单位免费定期接受社区医生与护士进修、定期举办专业培训班的措施,推广适宜技术,提高了受援单位的管理和技术水平。作为我市成立社区卫生服务指导中心的市中心医院,承担着杏花岭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对口支援工作。该院采取“请进来、走下去”的培训方式,每月对所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专题知识培训。目前,全市举办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培训班16期,适宜技术培训80期,共培训8000余人次,安排500多人免费到省、市医院进修学习。

  尝试“社区首席医师负责制”

  “首席医师负责制”是新时期一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今年2月,山医大二院在全省实施“社区首席医师负责制”,其经验向全国、全省推广。该院通过派遣医疗队下社区义诊、组织资深专家社区坐诊、选派博士硕士医生进社区工作、举办居民健康讲座、开展社区居民慢性病筛查、疾病监测联网到社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双向转诊等形式,逐步探索出一套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公立医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三级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来源:太原日报;记者刘涛 平原) 

本文来源:全民健康网 编辑:wuya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cms:showcontent}
医改是医疗体制改革的简称。备受关注的《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4月6日新华社发布。新医改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