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何以“不得不推迟”
http://news.qm120.com2010-01-12 09:24:43 来源:全民健康网
本应该在2009年年底出台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现在在卫生部的日程上,不得不推迟――这一点,卫生部党组书记亦不讳言:由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意见,方案已经搁浅。据悉,全国不同地区的公立医院的复杂权属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补偿机制不到位,是令“方案”不得不向后延期的主要原因。(1月11日《中国经营报》)
新医改方案千呼万唤,经历了数年的孕育,已于2009年登场。虽然争议尚多,但毕竟已经承载了公众的无限期待,带着一揽子问题扬帆起航。而公立医院的改革,可以说是新医改整个改革盘子和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个环节和步骤被搁浅、被消解,那么整个新医改可能就此功亏一篑。新医改所承载的民生福祉和公共福利,也就无从谈起。
利益的盘根错节,是搁浅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承认,任何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纠葛中的摸爬滚打。所以,有时候,一些改革的暂时搁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问题,尚未看到太多“改革”的希望和苗头,新医改就“先行”或者“率先”因为“补偿”问题而意外搁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其实,说搁浅,还不如说是被“绑架”,是公共管理部门向已经被高度“市场化”了的“公立”医院的无奈妥协。公立医院是市场化的赢家,经过这些年的市场化,公立医院已经习惯了过好日子、富日子。在这样一个语境之下,所谓的“改革”,其实已经沦为了与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博弈”,以及讨价还价。
相反,医改事关民生福祉和公共福利,公众本应是新医改的主体和最大受益者。但是这种“利益博弈”式的改革,却多数时候都将改革的主体拒之门外,使改革主体失去了话语权、知情权,成为了“局外人”。这样一来,民生福祉的多寡,公共福利的轻重,不取决于公众自身的需要,而是取决于公共管理部门、既得利益者“利益博弈”之后的“妥协”。在这样一种境况之下,改革搁浅与否,实际上与公众没多大关系了。
“补偿”不到位,改革就搁浅。所以,公众没有理由不担心:纠缠于“补偿”到位不到位而搁浅的改革,这样的改革,会是有效的改革吗?被“补偿”不到位、被高度“市场化”的“公立”医院所“绑架”的医疗改革,真能惠生,真能消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吗?
正如有人所说,近30年来,我国的医疗改革一直在进行,但一直没有成功。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因病使一代甚至三代人返贫的现象接连发生,医疗改革已经成为远比教育、住房等更为严重的问题,摆在了全体中国人民的面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现在,承载了国人无限期望的新医改却再次被搁浅,民生福祉和公共福利将何之所依、何之可靠?这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而即使是改革的大船再次起航,谁知道再次起航后,改革的大船是不是已经偏离了改革最初拟定的航线。
(本文来源:潇湘晨报)